美文网首页人生几何?
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08

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08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1-09-05 06:38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

1.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别人的上帝,任何人也就不可能有资格控制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才有权力控制和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人能主导你的人生,那也只能是你自己。

2.“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你就是个潜在的圣人。自己是自己的上帝。

3.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因为世界上唯一的权威只在我心中。“自得于心”实际上要求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

4.对不公正的忍让和杀人放火本质上没有不同,都是在伤天害理。致良知者在遇到压迫时,即使面临刀山火海、屠刀架脖,也应该奋勇向前。这是为你的道、你的信仰、你的责任和你的良知必须付出的牺牲,这就是“杀身以成仁”和“无求生以害仁”。

5.由于天地万物和我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在替自己抗争时,同时也是在为别人抗争,而为别人抗争时,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抗争。

6.天理之所以称为天理,是因为它有个中和处,一旦过了就是私心,就不符合天理了。哀伤忧愁是心理的病痛,如果它不能影响到你的健康,那就是掌握了度。就是“不执”。

7.七情是人心与生俱来的,所以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你应该用你的良知来清醒地认识它们,不要被它们控制。如果良知是太阳,那么七情就是浮云。

8.我们愤怒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别人挑战了我们外在的一些东西,其实是不值一提的。真正关注的是内心的良知,每个人只有在面对良知时才是当事人,面对其他一切外物时,就是个旁观者,就不会因怒火丧失理智。

9.恐惧不是真实的,它只是对未来的一种自我暗示,是我们心灵的产物。虽然危险是真实存在的,但恐惧与否是你的选择。面对危机时,你可以选择恐惧,也可以不选择,这是你的自由。

10.通过违背良知而得到的名利权势,会时刻牵引着你的心,你总会担心失去它们,恐惧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11.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

12.真正的修行之道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如果一味去指责别人,就只会看到别人的错误,而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13.批评和指责只能造成更多的冲突,冲突就意味着可能到来的风险。

14.学习心学,本身就是自己领悟的问题,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

一行精华:

人人平等,自己是自己的上帝,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感受,启发,行动:

1.作者对王阳明心学的解读,非常贴近现实社会,读来非常顺畅和易于理解,同时又能有助于自己深入思考。整个感觉与读《论语》《道德经》大有不同,不知是作者阐述能力强,还是心学简易明快的特点导致。

2.心即理,人人有心,故人人有理。所以人人平等,人人都是自己的权威,人人都可以独立自主。这样的推导,顺势而下,毫无阻滞之处,难怪封建社会当权者会畏之如虎。

3.天理在我心中,万物同我一体。心学号召我们从内心深处挖掘力量。遇到困难时,首先应该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能做得更好。这样的磨炼多了,其他种种抱怨自然就少了,自己的能力也会水到渠成的提高。

4.良知是太阳,七情六欲都是浮云。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时刻保持致良知的心态,就不容易被乌云闭目塞听,就不容易被情绪控制大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ad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