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学习母语的关键:故事,诗歌,融合,原创

儿童学习母语的关键:故事,诗歌,融合,原创

作者: 新教育贞元卓越课程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09:30 被阅读0次

江子校长说 | 人性与教育(二十八)

--------------------------

十一、儿童自述(6~12岁)

(14)

小学母语(2)

---------------------------

现在,我终于升到小学中段啦,

阅读自动化和写作自动化

是我需要翻越的两座高山,

不过,我的字典里还不曾装进“困难”二字,

我有足够的兴趣和信心呢!

“我爱阅读”系列,

《老鼠记者》系列,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

“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

《格林童话》与“中国神话故事”系列,

“国际大奖小说”系列,

《哈利波特》系列……

一直到“金庸武侠小说”系列,

这是书籍的海洋,

而我在海洋里尽情忘我地畅游!

对我而言,最最重要的

是引人入胜的故事,

而不是你们所希望的“认字”,

更不是你们眼中所谓的“科学知识”;

是一目十行,

是囫囵吞枣式的光速浏览,

而不是字字珠玑式的细读、品读与咀嚼!

所以,你们很快就会对我的阅读速度

目瞪口呆,甚至表示严重地怀疑!

是的,由于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

整体性地了解一个有趣好玩的故事,

我几乎一个小时就能“吃完”一本十万字的书籍!

而且看似毫无目的地“吃着,吃着”,

我的“胃口”却已大开——

那些曾经根本不敢想象的书籍

几乎很快都会成为我可口的“美味”;

我的大脑好像也越来越豁亮——

想象力更加天马行空,

口头表达、书面创作的冲动也几乎不可遏制!

图片来自网络

迎接黎明的诗歌晨诵,

也会迎来一个大大的跨越!

吟诵了上千首的儿歌童谣和童心童诗之后,

我开始逐步进入神圣的中国古诗词之旅——

先集体或分小组美美地诵读(吟诵)几篇,

然后再以训诂的方式“扫清”阻碍理解诗意的少数字词,

同时伴随着思考一两个关键问题以深入理解诗歌,

最后,再用饱含热烈且深沉之情感的声音

传达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领会!

特别地,我们每个人都无比期待四年级的来临——

农历冬至节的那一天,

我们唱着“立天立地立大人”的原创歌曲,

从五年级学长的手中庄严地接过一面大旗,

一面穿越农历的天空、聆听大地的声音、

接续精神血脉的神圣大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晨诵课程

是啊,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万物育焉,

天何言哉?!

每个节气都仿佛是一个神圣的“祭日”,

语文老师带着我们“读词”,

吉他老师带着我们弹唱,

科学老师带着我们观察物候,

美术老师带着画画,

舞蹈老师带着我们跳舞,

最后,我们自己再用纸和笔

静静地创造一个如此丰富

而又如此深邃的栖居于节气中的神秘世界!

而在两个节气之间的一段时间,

一首首伟大的唐诗宋词,

一个个丰盈深邃的精神灵魂,

从历史深处热烈地扑面而来,

与我们共同相聚在每一个神秘而又庄严的黎明!

仿佛受到某种神圣力量的召唤,

我们也开始疯狂地作词、作曲,

然后忘我地练习,

最后在每周一次的音乐会上,

亮闪闪地演绎我们自己的原创作品!

贞元学子童话剧演出剧照

语文课本的学习纯属“小菜一碟”,

多数课文用一个课时就足够了,

两课时多少就会有些浪费,

如果你一定要花费三课时,

那一定会大大扼杀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前挑战单”是我非常喜欢的形式——

有一些不认识的生字是难免的,

我不仅可以通过拼音知道它的读法,

而且可以结合上下文和造字法“猜测”它的意义;

有时候,我可以以你设计的“思考题”为路径,

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

以及透过文字领会作者运思的逻辑。

当然,即便我们足够用心和努力,

也总会遭遇一些完全依靠我们难以逾越的问题,

我并不会因此而沮丧,

因为问题恰恰才是我们课堂学习真正开始的地方!

所以,麻烦你精心挑选出我们的“典型问题”,

希望你上课时“直奔主题”!

生字词可以继续聚焦一下——

不同造字法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加灵活的掌握,

用我饱含情感的声音表达每个词语在文章中的温度;

而且伴随着甲骨文造字之初的意义的变换、

丰富,以及如何解决,

我不仅可以清晰地领会古文字与现代文字之间的意义流变,

从而水到渠成地准确掌握我的汉字和母语;

特别的,还可以帮助我领会“思维与语言”之间的

千百年来原本就存在着的某种隐秘的关系!

我也非常渴望跟同学们一起通过“课堂对话”的方式

共同探索其它有趣而深刻的问题,

我根本就不想知道教科书

或者你们成人脑子里的“标准答案”!

而是热烈地期盼着不同观点和思想之间的“激烈战斗”——

我已经通过独立思考拥有了自己的观点,

我渴望聆听伙伴们不同的想法,

如果我不同意,

我会坚决反驳;

如果我基本同意,

我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反驳……

伴随着“思维流”热烈而深刻地流动,

我们终于可以艰难地达成一个“临时性的共识”!

这个“共识”也许与文章的形式结构相关,

也许与作者的“写作方法”相关……

但归根结底,我希望它

一定要关乎作者的“运思逻辑”——

他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者思想观点)

他是如何表达的?

而且,我也希望继续追问:

不这样表达行不行?

有没有更好地运思方式?

作者表达的情感或者思想与我当下的生活有何关联?

类似的话题(或主题),

我该如何运思和表达?

我的运思和表达与我的生命有何关系?

……

总之,虽然我的生命暂时看上去

还是那么的天真浪漫、诗意盎然,

但是,我已经开始悄悄地喜欢上了“思”——

童年的纯真烂漫的确招人喜欢,

但是如果不想长久地陷溺于

目盲、口爽、耳聋、心发狂,

我必须顺应我的天性——

以思考为伴,

甚至是以思考的方式表达我的浪漫与诗意!

现在终于到了整本书共读的时刻了,

这个阶段适合我的经典童书还真是不少;

每个学期可以共读三到五本,

在此基础上挑选一本开启“童话剧”模式——

从全班共读到主题探讨,

从话题写作到各种原创,

从角色精选到登台演出,

我们早已驾轻就熟、乐在其中!

穿越如此丰富而又美妙的旅程,

我完全可以达成以下目标——

阅读自动化和写作自动化!

这些目标并非是外在的“量化标准”,

而是一段旅程之后,

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

向着自由的天空展开了翅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学习母语的关键:故事,诗歌,融合,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de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