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游记》的两种体验

《西游记》的两种体验

作者: 快乐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3:59 被阅读164次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认识西游记的。

      就我而言,那个阅读贫瘠的年代,我们能拥有电视时光,已是幸福万分。当年的暑期档,都会播,也会追着《西游记》。在我的脑海里,孙悟空就是六小龄童。长大后,所有影视作品的孙悟空形象都不是孙悟空。这里,除了六小龄童的高超演技,入木三分,更是我大脑的直观形象被一遍遍的固化。第一反应,除了他,我再也想象不出孙悟空是什么样的。

      最近宝宝迷西游,天天听启蒙听听《宝宝西游》,《呼噜西游》,《墨家讲堂西游》,一遍又一遍,着实迷上了。偶尔会蹦出几个里面的词语“弼马温”,“斗战胜佛”,“金箍gu棒”,孙悟wu空”等。尤其后面两个词。我们原本的读音是错误的,陪着他,我们慢慢纠正过来了。尤其,是这篇《车迟国三仙斗法》,他听得笑哈哈,跟我说,妈妈,你听,孙悟空的头,哈哈。

《西游记》的两种体验

其实,在斗法时候,在影视中有出现一些血淋淋的画面,以宝宝的性格,他会害怕的。

可在阅读的语言世界里,他只有感受语言的趣味性,乐在感受其中。我曾经有试着让他看电视剧《西游记》,他居然不看,不敢看。

最近,我真的很庆幸,我没有给他看。保持了他的头脑的想象力。就像羊羊老师说的,在幼童时期,不要刻意强调简笔画,追求画得像不像。什么是像?什么是不像?那是大人的主观标准。小孩子没有这种意识,他只是按照他的意识,想象力,他的所掌握的方法,所勾勒的形象。如果他可以画得出跟六小龄童神似,只能说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艺,而失去了该有的创造能力。等他会画了,相信老师指导后,他们也可以画出各种不同的“孙悟空”。

    一部《西游记》,两种阅读方式,一点思考,再次让我坚定阅读的重要,相信语言的魅力。曾经有调查显示,一个人观看影视作品(尤其动画),脑波是直线的,几乎不用思考,放松状态。阅读时,脑波是曲折的,体现了大脑正在快速运转。尤其越深奥的阅读材料,更着实需要动脑。

    阅读此时,感受的是文字,是语言在文明的脚步下的积淀,吸收的都是精华。影视作品大多是经由创造者改编创造出来的,已经是下一等,或许是精华也许是糟粕,已经夹杂了别人的价值观取向。

  而阅读,可以赞同观点,也可以反对观点,也可以有自己第三种观点,更有更多想象空间。

    所以,阅读,应该是每个人要坚持并探讨其中的好习惯。

相关文章

  • 《西游记》的两种体验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认识西游记的。 就我而言,那个阅读贫瘠的年代,我们能拥有电视时光,已是幸福...

  • 两种专注的体验

    这两天,体验了两种不同的专注。第一种是被动的专注,玩游戏。第二种是主动的专注,看书。 这两天突然闲了下来,什么事情...

  • 年少只知看妖神,中年方懂佛语深

    《西游记》两种境界:年少只知看妖神,中年方懂佛语深 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 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

  • 两种体验,两种心情

    短暂的西安之旅结束了,但还是留下很多值得记忆的东西,想去记录和分享。 先说前天吃羊肉泡馍的事,羊肉泡馍...

  • 探索~2

    1~选择 有两种即 有选择和没选择,引申出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的影响 我选择/不得不(情绪体验?带来的...

  • 五维教练领导力学习课后总结

    一、课堂里你印象最深刻的体验? 1、劈铅笔的体验; 2、AB两种角色互换的觉察; 3、拥抱体验; 二、两天课程的感...

  • 为什么现在科技发达了,烧香拜佛迷信的人却越来越多?

    科技发达与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况,带给人们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也是两种...

  • 鲸句

    你现在体验的人生,就像开水一样,热冷两种味道!

  •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1.原文: 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及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但体验自我没有记忆。叙事自我是...

  • 《西游记》共读初体验

    终于,我们开启了《西游记》的整本书共读。初次涉猎整本书共读,只能边做边思考边总结。 一、导读课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游记》的两种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dl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