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否认我爱我的儿子
可是我依然会偶尔朝孩子吼,比如他不吃饭时候、他无节制看IPAD的时候
他总是会一边哭,一边说:妈妈,你可不可以好好说话?
妈妈,这明明就是一件小事嘛,为什么要弄得跟很了不起的大事一样?
我承认,他的话的确让我惊醒。是呀,孩子从我的语言里没有听到我的真实意图,而是听到了我的情绪。
到底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
我在《非暴力沟通》中第二章找到了一些答案,也同样希望你可以感动到。
1、我们惯常的道德评判
语言常常是我们陷入是非当中,它擅长将人分类:好人和坏人、正常的和不正常的、负责任的和不靠谱的、聪明的或者愚蠢的。
人人都在用貌似客观的语言来维护自己,首先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或者理解不了的事情,就会想到别人不对,如果另一半想要多一些陪伴,可是你不想,你会说:她太粘人。如果你想要多一些体贴,可是她还是跟往常一样,你会说:她冷漠的像个木头。
如果你关心细节,你会说别人粗心大意
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你会说有强迫症,把大家都搞得那么累干啥。
我们的评判中带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不幸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经常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满足。
如果不要使用评判性词语,而是客观的描述事实。
我们来体验几种吵架的说话模式
你总是不关心我,你经常就是那个破样子。这个人就是抠,
做事情总是很自私,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
你这个人真的很没用啊, 就知道干什么什么不成。
不知道您发现这样的语言模式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总是尝试用自己的道德标准给别人贴一个标签,可是很少客观的描述事实。
这是一种无形的语言暴力。
二:进行比较
《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的作者丹 格林伯格曾经说过: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进行比较。
当然比较可以给您带来某种短暂的幸福感,这取决于你的圈子。
我们总是去羡慕他人的成就
比如为什么他可以不费吹飞之力就可以比你用力生活也过得好?
为什么她就是长的比你好看,而且比你有钱?
为什么。。
其实我们总在在为什么?
就在写文章的瞬间,还有人在群里问,为什么我买的108的课只能听4个月,你买的可以听12个月?
其实我知道她想表达的意图是:老师,我发现,最近课程设置是108元可以听12个月,我之前的4个月的到期了,可是我的课程还没有听完,是否可以延期尼?
前者的语言当中含有抱怨和比较。后者在陈述事实和表达请求。
比较让我们蒙蔽了本来的爱,请更多的关注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关注当下的状况。
三:回避责任
我们常常使用这样的句式:不得不
你为什么总是出差啊?你以为我想啊,我不得不那么做。
你为什么要加班?都是那个破公司,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我不得不加班。
你为什么喝酒,我就是酒鬼。
不得不,我就是、别人让我。这样的句式,都尝试将责任推给他人或者社会大环境、或者个人情况,成长经历等。我们已经不再是自己的主人。
可以尝试改变句式
我选择出差,是因为可以多赚钱,我想给自己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选择加班,因为我的工作效率有点低,我需要改进我的工作方式
这样的方式会不会让你有不同的感受尼?
四: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某种威胁,如果不配合,就会怎么样怎么样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每次他的要求打不成的时候,就会反过来威胁我,你不要以为你现在这样,以后你一定过的比我惨。
我自己可能偶尔也会讲:你不吃饭,今天就一个动画片也不许看。
我们希望改变他人的想法,来让他们循规蹈矩或者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候显得盛气凌人,可是当这样的时候,那种报复和怨气将我们淹没,报复的快感笼罩着我们,让我们显得不那么无助和被动。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爱,
心里满满的是害怕;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助人,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让我们难以体会爱,感知爱,让心灵隔阂越来越深
改变语言方式,会改变大脑结构
进而改变人生
我在尝试,你是否也愿意尼?
赵 阳
2017.10-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