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总是比别人更辛苦一点。
积极向来不是我的人设。我更倾向于专注自己的那一方净土,凡事均以个人的意向为出发点,不求快但求稳。漫漫求索,若能趋向完美就再好不过了。
但总是事与愿违,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打工的当下,无不充斥着一个字——赶。
学生时代的赶是赶作业。每天的作业得赶紧做出来,为的是封人的口——
“作业做完了没?”
“作业做完了没?”+1
“作业做完了没?”+2
同问
同问+1
同问+2
……
秉持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责任感,你得保证正确率,还得确保行文工整,步骤清晰——即便那作业本被抛来递去,已经不像样。
就算后来用电脑操作,换了一拨人,也规避不了——“此人可以依赖”的众灵敏嗅觉的直觉。
老师默认了我在课堂上穿梭的自由度,实为省了他的不少事——因为同学们更乐于请我前去在线解决本该老师上场的问题。
好吧我承认,我特地用了个“请”字,是为了在心理上安慰有那么一下升腾起来的“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不值钱感觉。
我的作业——设计图,几乎总是在最后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超速完成,相较而而,姑且算好且快。
我想这是得益于(后来我才知道的)费曼学习法。因为先前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在解决别人碰到的各种问题,轮到自己操作时,每一个步骤,对应的功能,呈现的效果等均在脑海里自成一套体系,通过手、眼、脑相互配合,运作起来自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期待的效果自然而然地从脑海传递到了屏幕上。
只是……
“哇~,你做得比我好!这样,你把这个颜色换成其它颜色,另存成我的学号和名字,一起发老师邮箱里哈。”
这种见机行事的觉悟刷新了我“为人民服务”的绝对认识高度——长见识了。
倘若我的脸色变色的话,就轮不到这个作品变色了。
这种无解,分类同类项的话,同样归队于“手辣有余,心狠不足”那一拨。
我的 你的打工时代的赶,是在团体共事时的状态下的赶。
你得先花时间和精力去让大家齐步走,思想一致,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发力一致,才能保证质和量,才能不致被拉后腿,还有莫名躺枪,同时赠送各种锅……。
最后,很好,你又成功地被依赖了。
以后有什么事,你先行一步,探好路再回来带动我们罢。
所以,喜欢单打独斗仍是我自身的需求和想往。
……
你学过的东西,吃过的苦,都会在你人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
——这句话诚不欺人,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