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蜀汉对谈——评《聊出来的三国:蜀汉兵革》

蜀汉对谈——评《聊出来的三国:蜀汉兵革》

作者: 白云千载入凌烟 | 来源:发表于2022-06-15 14:34 被阅读0次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期永远是中国最精彩的舞台之一。尽管没有春秋战国那样群星璀璨,百家争鸣,也没有汉、唐、明、清那样上百年的大一统。但是伴随着《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和汉末群雄并起的时局,使得这几十年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也诞生了许多精彩的对话名篇。《聊出来的三国:蜀汉兵革》就是重点讲述蜀汉君臣对话的一本好书。

本书作者锋云是青年历史学者,著有《建安十三年》和《聊出来的三国》系列。从关键时间和关键对话来为我们介绍了三国的精彩。《蜀汉兵革》就是介绍蜀国从无到有到亡的关键对话。

本书从命名就很有深意。“蜀汉兵革”,源于一个“霸”字。由于三国鼎立,所以只能算是霸业。而“革”正好就在“霸”的左下方,正合蜀汉在三国地图中的位置。而刘备率领的老兵们,当时也被蔑称为老革。这样一批人如何成就事业,正是本书所要给我们介绍的。

说起对话,本书所着重描写的还是蜀汉的创始者刘备和发展者诸葛亮。他们最著名的对话无疑是千古名篇《隆中对》。在这篇对话里,诸葛亮为刘备奠定了夺取天下的基本战略。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靠的是实力说话,而曹操人多势众,还拥有政治优势,不能与他硬碰硬。孙家通过对江东的长期经营,既拥地利又得人心,只能争取结盟而不能吞并。为了寻找发展空间,刘备集团向荆州、益州这两个好地方进军是很好的目标。倘若同时拥有荆州和益州,大展宏图的时候就到了。一旦形势有变化,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并进,不愁定不了天下。这一战略名传千古,也不枉三顾茅庐之心之礼。


当然,这里涉及到对刘氏宗亲刘表、刘璋的处理问题。“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隆中对的目标是正义,但手段却是不义。然而行大事不得不失小节。失信于二刘,却取信于天下。

书中还提到“青梅煮酒论英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早在刘备居于曹操麾下的时候,就具有英雄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曹操所看重的特殊品质以及曹操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曹操慧眼看出了他的不凡之处,并以英雄视之。好在刘备及时藏锋,趁机逃出许都。

此外,还有很多经典对话在书中呈现,诸如“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间乐,不思蜀”等语录,让人读来印象深刻。

这本书,就是通过关键对话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蜀汉君臣,了解这批人的奋斗和终局,回顾三国,更感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蜀汉对谈——评《聊出来的三国:蜀汉兵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jx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