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哲人: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
哲人: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哲人: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因此,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
哲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被讨厌的勇气》
这里哲人的逻辑非常清晰,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但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所有人都要为自己服务,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
《红楼梦》中有个情节,薛姨妈托周瑞家的去给众位姑娘少奶奶们送宫花,周瑞家的送了一圈最后到了林妹妹这里,林妹妹先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抛开前因后果,只在这件事上林妹妹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众多人中,我是不是最特别的那个人?我是不是最被优先考虑的那个人?显然不是,于是林妹妹不开心。
从自身出发,过度关注自己,然而从外界总是得不到想要的反馈,自然看这看那都不顺眼,因为别人没有按照你的意志行动;从生存角度来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弱肉强食,一个人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他不仅会不快乐,更有可能会生存艰难,毕竟老鹰在抓兔子时不会考虑兔子当时的心情。#读书有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