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及黄泉无相见:从郑庄公语姜氏之言,看先秦时期的灵魂归宿

不及黄泉无相见:从郑庄公语姜氏之言,看先秦时期的灵魂归宿

作者: 李公子渊默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23:12 被阅读0次
导言:《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郑庄公曾对其母姜氏口放恶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大悔之后却脑洞一开,于是掘地见泉母子遂于地道中相见。黄泉为什么能够代表地下世界?

(一)先秦葬制

人类对于地下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伴随着灵魂观念的产生而出现的。因为在蒙昧时代,“灵魂不灭”的观念尚未产生,自然也就没有鬼神之说,更谈不上对于祖先的崇拜。反映在葬俗上则是非常简单、接近于没有。

对于尸体,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焚尸或者弃尸,《周易·离卦》云:“突如其来,焚如,死如,弃如”,讲的就是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不幸死亡,就把它丢掉。而《孟子·滕文公上》也有类似的说法:“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孟子·滕文公上

至于人死之后也不举行复杂的葬仪:用柴薪当做尸衣,找个野地儿一埋,不起坟堆也不载树木

《易经·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所以此时先民基本上不存在类似于“地府”、“幽冥”或者“黄泉”一类的观念,因为只有笃定灵魂世界的存在,才能够阐释这样一个问题:

世界上还有什么动物会像人类那样,以庄严的仪式和宝贵的财富去埋葬自己的同类?

长沙马王堆四重内外棺

阳Sir以为这种行为的发端源于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不忍看到亲人遗体遭动物啃咬、不忍逝者肌肤遭水土侵蚀,故以棺木隔绝于外。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先民相信,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只是指肉体与灵魂的分离:形魄归地,灵魂升天,所以魂与魄都需要认真对待并事之以礼:对于灵魂要指引其前往仙境;对于形魄则要以豪华墓室以侍奉之。

礼记郊特牲曰:「魂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注曰:「魂者神也,阳也,气也;魄者精也,阴也,形也。」

所以,死后地下世界的想象与构建,其实蕴含了人们对于灵魂观念的认知。而在先秦时期,地下世界有两个最为常用的两个名称,一个叫做“黄泉”,另一个叫做“幽都”

(二)地下黄泉

关于黄泉,顾名思义为“黄色的泉水”,杜预注“黄泉,地中泉水”,至于泉水为什么一定是黄色的?《史记·正世家》中解释了原因:“天玄地黄,泉在地中,故言黄泉”。

《论衡·薄葬》:其死也,葬之黄泉之下。黄泉之下,非人所居,然而葬之不疑者,以死绝异处,不可同也。

于是,这种深藏于地下的黄泉既能滋润生命也能激发畏惧。人们普遍认为,地下黄泉正是众生的最终归宿,也因此唤起一种别样的意味:这里是人们和自己的仇敌和爱侣的重逢之地。

地下黄泉为水世界,以鱼(龟)驾车很得劲儿

公元前721年,郑庄公对于参与反叛谋权的母亲姜氏,立下了将她流放之前的一个辛辣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简单而直白,即“除非你死了,就不要再见了”。如果说郑庄公一直以来的表现都堪称完美,那么这句气冲斗牛的誓言可能是其唯一感情用事的漏洞。

郑庄公掘地见母

他自然明白封建统治下“孝”的重要性,于是在郑国边疆颖谷的大夫颖考叔的建议下,采取了史上最成功的“掘地见母”行动:下挖地道,见泉乃止,与母相见,和好如初。但文中所称“遂为母子如初”,本就从来没好过,何来如初?这两人显然是“表面的母子,私下的仇人”,但是样子总还是要做做的。

这是关于仇人的故事,但也有爱的传说。在东汉建安年间(196-220),一个叫做焦仲卿的小吏为了表达自己对于被母亲强迫休掉妻子的执着之情,也用这样的誓言来表达心头愤慨:“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这首《孔雀东南飞》也因之成为乐府双壁之一。

孔雀东南飞

有意思的是东周的黄泉观念,极有可能来源于更早的商代,而且正是和本义“地下水”有直接关联。在1950年发掘武官村大墓时,考古学家郭宝钧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像这样布置的一座墓葬,上自地面,下及黄泉,深达8.4公尺”,这是对于王陵区大型墓葬底部,在下葬时基本都可见地下水的疑问。

而根据研究表明,殷墟遗址302座商墓,其中墓地深入潜水面以下者有56座,换言之“下挖见水”,可能正是殷商王陵下葬的规制之一。而从地面以下10米左右,可能正是商人眼中“黄泉”之所在

殷墟王陵墓葬开口与地下水比较示意图

其实,这种“黄泉观念”在之后的秦始皇陵中也再一次出现,即《史记》中提到:“穿三泉,下铜致椁” 以及“下锢三泉”。“穿三泉”说明始皇帝的地宫埋的特别深,需要达到穿过三层地下水的程度,根据考古物探的结果来看,其地宫深度大约为30米左右;而“下锢三泉”即表现为秦陵墓圹外围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系统,以使不同深度的外围潜水不能进入地宫之内。

秦始皇陵地宫透视图即排阻水渠示意图

(三)幽都之山

除了源于商代、进而沿袭至东周乃至秦汉的“黄泉”之外,在人们观念中还有一个地方与人死之后的归宿息息相关,这便是“幽都”。对于幽都的描述,主要见于《楚辞》与《山海经》中,这却是一种与“黄泉”截然不同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其实并不在地下,而在于高山之上

《山海经》幽都之山

在屈原《楚辞·招魂》中提到了这么一句:“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点明灵魂的归宿应该是“幽都”,还特意用了“下”这个词来表明其位置。汉代王逸注中曰:“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实际上,这应该是汉代人对于黄泉观念的一种延续,所以认为幽都和黄泉一样处于地下。

但先秦时期的人们似乎并不持这种观念,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一座神秘的大山,名为“幽都之山”。它所反映的情况更接近于黯淡无光的地下世界:凡物尽黑,人、物、水、禽、兽概莫能外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山海经·海内经》

这座幽都之山地处北海,实为北方大山,而灵魂之归处幽都可能正在此山之上。除了幽都之山外,《山海经》中还有“朔度之山”表现的更加明显:这里有一株大桃树,在树枝东北方叫做“鬼门”,而神荼、郁垒便是此间统领。

神荼郁垒

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实际上,在早期先民的认知中,神(自然崇拜)与鬼(祖先崇拜)往往是纠缠不清的,反映在灵魂归宿上也是如此,那就是将冥界幽都与天界昆仑相提并论,甚至隐含有二者同一的意思。比如《庄子·至乐》中说:“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墟,黄帝之所休。”

《山海经》昆仑神山

显然,黄泉是可以用“下”这个方向来进行指示灵魂归处,幽都虽然是一座山,但却并不能用“上”来代表,而是惯用“北”这个方向来指代。《大戴礼记·五帝德》曰:“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这种观点其实源于先秦时期人们的宇宙模式。

即以“北辰”(北极星或者北斗)作为生命的发源体和灵魂的归宿地,比如《楚辞·远游》曰:“缀鬼谷于北辰”,而且还存在以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宿作为鬼宿的模式,这与以北辰、北斗为鬼谷的模式极为接近。

北斗崇拜

结语:可以看到,在先秦时期乃至两汉的冥界,在本土的文化传统之下并非阴森恐怖之所,而只是一个“人死必归之处”,不仅不恐怖反而充满着希望与生机,逝者在这里等待着生命另一种形态的转化与降临。而伴随着佛教中的地狱信仰传播深入人心之后,才变得令人生畏,当然此是后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及黄泉无相见:从郑庄公语姜氏之言,看先秦时期的灵魂归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lf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