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哲学与《道德经》
——得一而终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讲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个“一”可以理解为“道”,那为什么是“一”而不是多呢?侯王不是应该多得而有天下吗?这句话解释起来比较抽象,勉强用马云的一句话来解释吧“我能抓住一只兔子就够了。”修行者需要守“一”而终,人生更是需要如此,没见过那个人一大堆的梦想能够一一实现的,只见过有些被人称之为“傻子”,为了一件事执着到底的人,成功了。
那么先生在这一讲说的理论也可以用《道德经》的话来概括,这“一”对先生来说,就是成功,不成功决不罢休,不存在第二条路,也不存在退而求其次。一切的做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一”而做的保障工作。南怀瑾大师也这样形容过修行的样子,“如灵猫捕鼠”,就是像猫抓老鼠那样,两只眼睛只有老鼠,无视周围一切,四爪匐地,尾巴立起,呼吸沉稳。这不就是成功的企业家创业的样子,能够心无杂念地朝着目标前进,无视一切与目标无关的东西,包括他自己。
仔细想想,能做到不成功决不罢休的人,万里无一,大多数人都是不断地寻找着捷径或可替代品,比如前几年炙手可热的手机行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多少企业经受不住诱惑,分流资金和人力进军手机行业。一时间可谓“阿猫阿狗”都来做手机,芯片、摄像头、内存、屏幕等等一切收购,自己组装,就成了一部“跨时代”的手机了,而最终活下来的不过了了几家。雷军的小米手机,本身确实属于“混合物”,从里到外没有一样东西是他们自己研发的,好在雷军本身也没想过要从手机本身赚钱,他只是将手机作为一个门户,然后形成小米的闭环生态销售链,至于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我不知道,至少他做手机也只是金山公司战略目标的其中一环,没有脱离本质。至于华为,本身就是做电子产品出身,具有极强的研发力和企业财富支撑,而且移动互联网本身也是华为公司的战略目标,可谓执一而终。
还有大量案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阿里巴巴和京瓷两家公司,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惜这个材本身的用途并不多,能否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执一而终,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这才是真正的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