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8岁的时候,我写过一首比较稚嫩的诗。
那时候正在全心追求音乐梦的我,有一天突然打开QQ空间,写了一首安静的随笔诗。
《怀念文字》
有多久,
忘了倾听文字的声音,
那扎根于我的灵魂,
曾经翻山越海又安然涌动在我的潜意识,
是除了音乐外,
另外一种给予我感悟和感动的物质。
当我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
心驰神往又潮起潮落。
文字虽然风平浪静,
却似等待破茧而出的隐忍和执着。
也许,
文字和音乐的生命比一切都长久,
它们赋予我幸福的定义,
它们存在且永恒。
那时候的我,很青春很炙热,当然同时也幼稚。但说的这两件事却没变过,从小到现在来看,我依然醉心于此:音乐和文字。
时至今日,音乐应该算好好体验过了一把,曾梦想中的专业的音乐学院专业的系毕业,然后延续专业任教了多年。
恍然间,匆匆十几载。
而现在,我决定重新去重视,内心里时不时涌现的文字。
人终归还是会沿着一种有迹可循的轨道前行。
我一个朋友说过,人有一件喜欢的事,是抵御在这世间孤独最好的办法。
02
曾经我是一个有点软弱的人。
倒不是真的就是那种生来柔弱无力、顺从好欺的个性。
相反我有我的凌厉与乖张,饱满的热情和爱恨果决的个性。
甚至曾有一个小的阶段有人形容我,像匹脱缰的烈马,撞到哪都是一片粉身碎骨的劲。
能量十足,足到如果正念起,是正能量满满的熊熊查克拉燃烧,渡己渡人的感染力,照射四方的小太阳。但如果一不小心方向跑偏了,也是破坏性十级的旋风杀伤力。
底色是神经大条时常会粗心到充满钝感,这样有时候给人带来抓狂或照顾欲,但这样的配置也有个好处,就是让我有更多的健忘力来加快一些不愉快的的复原力。俗称“心大”。当然随着岁月的鞭打,这种心大也会逐渐进化一点,加工后保留下来一份洒脱。
有文艺深情的神经,心中有细腻笔触的婉转情思诗情画意,还有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向往“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的格局气魄。
这些都好似充满矛盾但又统一的共存于我体内。
03
在我曾最痛苦的一段人生阶段里,我的疗伤方式是规避现实,躲进书店,不想与一切人和事打交道,只想剩下自己和书本。
这样的方式在后来,被一个朋友描述为:有点浪漫的忧伤。
如果当我看到一段摄动我心的文字,我能清楚感知自己瞬间的狂喜与奔涌的激灵。
从而在沉浸的过程里,或思考或敬佩或羡慕,总之,最终竟是被疗愈。
就像如今,我在背起生活的间隙,忙着坚持写作。
并不是因为这件事需要“坚持”,而是于我而言,这更像是一片止疼片,是一个我灵魂出口的新世界,是一个暂时躲雨的“乌托邦”。
我在这里面,积攒了更多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04
我躲在文字里,明白了那句话:何为文人有文人的办法。
在柴米油盐生计稼穑前,在生活粗粝的纹理避无可避时,还有那么一处排解苦思的精神栖息处。
所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轼,有穿越千年的豁达奔腾不止,无人不爱他,在事业几经起落、家庭屡经折落的人生坎坷异于常人的苦楚里,却熬出的内蕴丰厚、如蚌成珠的人生蜜浆——
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壮志昂扬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有淡然笑看风雨的胸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回首萧瑟处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把遗憾释怀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作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有与“飘渺孤鸿影”的孤独和解的“拣尽寒之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有刻骨绵长的深情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有看透人生的豁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当然,除了灿若星辰光芒万丈的才华,还有他诙谐的段子手特性,他吃货的“东坡肉”闲情,他活生生让我们看到,别人眼里的苟且,如何活成恣意潇洒人生。
文字和音乐永存,正如文字也如音符一般,一个个不同的组成有完全不同的色彩跳动。
好的文字和音乐,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震撼到千年之后的我们。
05
我说我软弱,是因为我的人生里,曾经因为爱一个人,打开所有感性神经,滑向逐步削减棱角、自我丧失的退让而不自知。
我沉迷其中,如痴如醉,对危险没有警惕。
等察觉时,局面早已不受控制。
直到触到深处的疼一遍遍激荡,才从我的破碎和内里的激烈里,从骑虎难下的被动与骨子里原始的个性自我苏醒里,两者开始反复的抗争摔打,最终撕出一条断臂求生、悲壮又狼狈的路。
我在绝处逢生里清楚看见自己曾边界不明的愚蠢,该立规矩时廉价的含糊和善,该及时警惕挡回侵袭时的侥幸疏忽大意,该表明态度时的雷声大雨点小的息事宁人。
自己的领地和权益,仔细想想,是自己拱手相让的。
这是与人相处,微妙的人性规则。
廉价的善良,总是带来软弱。而软弱的人,一般没有好下场。
我的软弱,还放大了我的恐惧和依赖,习惯退让退缩,以致于我混乱交错、四处求答案又越来越迷茫。
等到因软弱促成的局面、付出的代价的疼超过我的想象和承受,我才后知后觉痛彻心扉看清晰答案。
《知否》里温润如玉的小公爷爱明兰吗?我想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缺点是什么呢?同样也是因为软弱,放弃了明兰吧。
有句话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那我想我的人生也算从那时候才算开始。
我理解但我依然深刻的恨过自己。
所以当重新去审视时,我一遍又一遍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做一个软弱的人。并且正视接纳我性格里存在这一面。
和风细雨里,人往往是难以成长的。舒适的环境里,滋生的总是天真的土壤。
经历风暴后,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没什么大不了。
这也是经历本身,无可替代的魅力所在。
06
我很感谢我的先生能看见、相信,并包容托起支持我的热爱。
他告诉我,你只需要去为热爱而战,取悦自己,心无顾忌。真正的热爱会成意念,而当你的意念不断被加持,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找你。至于其他,皆是水到渠成。
而我想要的,逐渐也明心见性——
我想要,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
我把自己一遍遍剖析,只为想再多面对一遍真实。
在文字的涤荡里,
我看到“我”那么讨厌时,我终于依然对她说了——
我爱你。
以上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恩安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