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明节烧纸有什么用?

清明节烧纸有什么用?

作者: 霍小山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14:14 被阅读157次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节又快到了,很多中国人都会回到自己的老家,为逝去的祖先和亲人扫墓。扫墓除了放鞭炮、磕头等环节,重点就是烧纸钱。纸钱分两种,一种是黄色的草纸,分为一刀一刀的,需要裁切,这种比较便宜;另一种是仿照现实中的纸钞做成的冥钞,每一张上面都印着冥通银行和玉皇大帝等神界领导人的形象。人们把纸钱放在墓碑前,全部烧掉,以为这些纸钱“火化“后能进入另一个世界,改善逝者的物质生活水平。

我对烧纸钱,一向很反感,从小到大,每次和父母等人一起去扫墓时,我都会站在一旁,极不耐烦的看着纸钱慢慢的化为灰烬。通常,在烧纸钱时,人们还要用一根木棒去把重叠在一起的纸钱挑开,好让其充分燃烧。现在的公共墓地,都会有一个用水泥和石砖砌成的半人高的围墙,是给人们统一烧纸钱的地方,免得到处都是难以清扫的灰烬。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全中国这么多的人烧纸钱,要烧掉多少纸啊。纸张做成书籍也好,做成试卷也好,做成钞票也好,当不用的时候,都可以回厂重新打成纸浆,反复利用。可是做成纸钱呢?只会变成一缕青烟。这些纸钱,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在这个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时代,真的适合砍伐成片成片的树木来做成纸钱吗?前人种树,是让后人乘凉的,不是让后人砍去做成纸钱的。

而且,每年清明节,都会在新闻上看到因为烧纸钱而引发的山林火灾。我的同学小马,在宿州下面的一个乡镇当公务员,主管消防。每当清明时节,他都要绷紧神经,睁大眼睛,生怕哪个地方突然火焰冲天。如果出现火灾,他没有及时处理好,那么肯定要被领导亲切的问候十八代祖宗。加上常常“领导派他去巡山”,所以他无论身心,都极为痛苦,“为人民服务”的雄心壮志被一点点消磨掉。我想,他对于清明节烧纸钱,肯定比我还要反感。

但是本文的重点不是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来批判烧纸钱,而是要重点讨论:烧纸钱到底有没有用?

到底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和地狱?有没有轮回转世?几千年来,古今中外,无数的哲学家唾沫横飞,写下一部又一部艰涩难懂的书,让后人在各种哲学概念里绕来绕去,早生华发,甚至提前谢顶。在有神和无神的争论中,我跟孔子的观点一样圆滑: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人生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搞清楚,怎么可能搞清楚死的问题?但是,孔子又说:“祭神如神在”,我在祭祀的时候,就权当有鬼神的存在。因为,祭祀先人,“民德归厚矣”,即可以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向孔子取法,既不明确的说有鬼神的存在,也不明确的说没有鬼神的存在。因此,我想从无神论,即彻底的唯物论,和有神论两个角度来讨论清明节烧纸钱到底有没有用。

从无神论的角度来看,非常简单,人死后既然无魂无魄,化为泥土,那么烧纸钱还有什么意义呢?可能意义也有,就是增加了纸钱厂商的收入。

从有神论的角度来讲。首先,人死之后,积善行德、无罪无诟的灵魂上了基督教天国、伊斯兰天堂或者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在基督教的天国里,上帝耶和华包吃包住,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比央企还要好,只要你全心全意的相信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在这里,根本不需要用钱。而在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中,任何人都不会有烦恼,如果肚子饿了,就会有盛满美味佳肴的七宝之钵自然出现。如果衣服破了,新衣服就会应念而至,随意而取。最为奢侈的生活是伊斯兰教默罕默德安排下的天堂,人们去了后,可以整天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旁边还有永生不老的小鲜肉端着美酒佳肴服侍。更美妙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72位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她们可以随时恢复处女状态,供你享用。可见,无论是在基督教的天国,伊斯兰的天堂,还是佛教的净土,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痛苦忧虑,不愁吃喝,不愁房价,不愁看病难,不愁找不到对象。请问在这样的美好世界中,钱的存在是不是一种多余?

其次,没有能去天堂的人们,只能呆在地府。地府有自己的社会生态秩序,请问,人间“汇”过来的钱,为什么在地府可以流通?假设地府也有一套货币体系,也定期投放货币,突然间,清明节前后,地府出现巨额的钱,这些钱肯定会导致地府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升高、商品奇缺、金融秩序紊乱,最严重的恶果可能是阎罗王政府的倒台。请看看德国魏玛政府疯狂增加马克的发行额,以及中国国民政府在1946年后疯狂增加法币发行额的下场吧!况且,既然是“冥通银行”发行的钞票,怎么会先在人间流通?就好比说,美元怎么会在日本发行?这个逻辑明显的不通啊。所以,地府绝不可能认同人间”汇“过来的钱,人间”汇”过来的钱通通当作废纸处理。

还有些人近年来别出心裁,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大众创新思想,不烧纸钱,改烧纸糊的电冰箱、电视机、小汽车、微波炉、美女,甚至iPhone、iPad等等。我就不明白,纸糊的东西烧过去后,怎么变成实物。烧纸钱,好歹钱的材质都一样。你烧纸糊的汽车过去,凭什么纸糊的发动机就能变成金属的发动机?凭什么纸糊的座椅就能变成真皮的沙发座椅?凭什么纸糊的轮胎就能变成橡胶的轮胎?再说纸糊的iPhone,至今为止,苹果并没有在地府开通运营的服务,就算纸糊的iPhone过去变成了真正的iPhone,又有什么用呢?就算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不上网,只是用来拍拍照,可是如果坏了怎么办?苹果在地府可没有任何一家的维修服务点。

再者,就算人间“汇”到地府的钱可以通行,但是在地府的人不是就在地府安家落户了,地府只是一个中转站,供来此的人灵魂转世。他们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就投胎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了,要钱有何用?不过,自从地理大发现后,美洲的土豆、番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人类的数量成几何级增长,因此,死亡的人也比以前多得多。由于去地府的人太多,地府的工作量骤然增加N倍,要想在短时间里安排每一个人投胎转世已不可能。因此,估计每一个人都要在地府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就算地府的工作效率再慢,排队等候投胎转世的人再多,也不可能拖个七年八载的吧?对于早已去世多年的人,人间"汇“过去的钱只能是“查无此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由于生前作恶多端,去世后是要下地狱的,从第一层到第十八层,整天受刀山火海等等折磨,要钱能有什么用?难道受惩罚的灵魂拿到钱还能够贿赂地狱的工作人员不成?我不认为地狱的工作人员也会贪污腐败,因为他们整天目睹地狱的种种酷刑,知道如果贪污腐败后的下场,绝不可能以身试法。

无论是从无神论的角度分析,还是从有神论的角度分析,人间烧的纸钱,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如果说,烧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奠先人的一种方式,万万不可弃之,那你可知道,传统的祭奠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坚守这个方式?不是只要是传统的,就要坚持。裹小脚的传统可以被废,立牌坊的传统可以被废,甚至帝制都被废了,为什么烧纸钱就可以独善其身?对于传统,我们的观点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祭奠先人,只需要“慎重”、“追远”即可,其他的,都是表面文章。

更可况,很久以前,因为寒食禁火的缘故,清明节是禁止焚烧纸钱的,只是把纸钱挂在墓地的小树、竹竿上,或用石块压在坟墓边。只是不知何时,中国人开始喜欢烧纸钱来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古文运动的精神,恢复很久之前的传统。

清明节,本来是很有诗意的,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戴柳、斗鸡、蚕花会等等活动,都是传统优秀文化的表现。但是现在人们期待清明节,仅仅是因为能放几天假而已。人们扫完墓,或拿着手机发朋友圈,或聚在一起打麻将,传统的活动一概忘掉。“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再也不见,只能在书本里想象了。

相关文章

  • 清明节烧纸有什么用?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节又快到了,很多中国人都会回到自己的老家,为逝去的祖先和亲人扫墓。扫...

  • 众生第二部:小团圆(81)

    第二年,清明节还没到,安家镇村民便开始各显神通:有早清明节前一天烧纸的,有早两天烧纸的,甚至有早一周烧纸的,讲究点...

  • 烧纸——又到清明节

    烧纸 村里的习俗 亲人差不都都回来了 在故人的坟头 燃着烧旺的纸火 缅怀与祭奠 在亲人们彼此热络你言我语中 烧纸,...

  • 二十年目睹清明怪象

    家乡的清明节,不少人喜欢把死人当成活人,摆酒菜,烧纸钱,烧纸房子,还有烧纸车的,好像死人真能吃喝,会用钱,可以...

  • 今天清明节

    清明节, 没去扫墓。 想起来坟迁走, 找不到地方。 没烧纸, 风大, 不让烧纸, 会被抓走罚款。 没找亲戚带我去,...

  • 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节,在妈妈去世之前,与我全无概念。自她走后,这个节日才真正与我有了关系。 昨天清明节,回老家给妈妈烧纸。 我的...

  • 文明祭祀,绿色清明

    不知不觉中,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如:插柳条、扫墓、春游、踏青等,现在的人们扫墓祭祖时都会烧纸、放鞭...

  • 妈妈,来生让我照顾你

    自从认识了周总,每年烧纸的节日都是他烧纸,无论他在哪里出差,烧纸纪念我的母亲是他的必修课。 今年清明节,他被封上海...

  • 想念

    又是一年烧纸时节,暂时不能赶回去看你,姥姑一定会念叨我说养你有什么用,烧纸也不知道回去....但是我知道,你一...

  • 清明节给父母烧纸

    本来想春节前给父亲买了纸,去烧一下的,竟然最后都没有空去烧。那刀纸至今还放在那儿。“我们今天就去烧一下。”他倒是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节烧纸有什么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so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