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原型以试探性的方式逐步逼近解决方案,它使需求更加真实,用例更加鲜活,是我们能进一步理解需求。但即使做一个简单的原型,也需要时间和资金。虽然原型可以降低软件项目失败的风险,但原型本身也会有风险。本文将介绍原型的四大风险和七大成功原则,供参考!
一、原型面临的四大风险
【风险一】原型发布的压力
项目干系人会看到一个可以运行的可抛弃的原型,从而得出产品快完成的结论。😱
可抛弃的原型,即用于验证某个需求、方案,注重快速实现和及时修改。其验证结果可以复用,但不管其与实际产品多么相似,其代码和设计不可用于产品。因为它仅仅是一个模型,一次模拟,一个实验。
应对策略:
1、坚持原则,不给自己和客户挖坑
2、在原型制作前和展示前,统一对原型价值的理解,是可抛弃型原型?还是迭代的第一版?
3、让原型看起来简陋一些,让客户认为必须需要至少需要一次迭代才行。如给客户看一个完全很low的色彩方案,让客户产生嫌弃的心理。
【风险二】为细节所累
用户把注意力放在与UI有关的外观和操作细节上。😔
如果使用一个看似很真实的原型,用户很容易忘记项目还在需求阶段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应对策略:
提醒用户原型限定于显示画面、功能和导航选项,可以消除不确定的需求。
【风险三】不现实的性能预期
用户根据原型的性能来推断最终产品的预期性能。😫
创建模型时使用的工具或语言,与产品开发环境中工具或语言存在效率方面的差异。
应对策略:
为了使原型更真实的反应最终产品的预期性能,在构建原型时需要考虑时间上的延迟,或者让原型看起来还没有准备好。如在屏幕上放置一些信息,声明其并不代表最终的产品。
【风险四】对原型投入过多
在原型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导致开发团队没有精力和时间,不得不把原型作为产品,或者进入混乱的产品实现。💦
如对整个解决方案而不是针对最不确定的、高风险的或者复杂的部分进行建模,就是这类情况。
应对策略:
如何需求已经充分定义,关键的人机交互、架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则投入已经足够了。
二、原型成功的六大原则
软件原型可以加快开发进程、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有效使用原型,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将原型作为正式工作
在项目计划中,包含与原型有关的任务。为开发、评估和修改原型安排必要的时间和资源。
【原则二】明确原型目标和成果
在创建原型之前,要标注原型的目的和最终的产出,并和有关方达成一致理解。是要做一个抛弃型的原型,仅保留所提供的知识、见解,还是要在原型基础上继续构建,直至迭代完成最终产品。
【原则三】做好开发多个原型的计划
很难一次就能得到正确的原型,这也要做原型的初衷和缘由。
【原则四】低成本、高效率
如果选择创建抛弃型的原型,则要尽可能快的实现,尽可能低成本的实现。
以最小的精力完成问题的回答,解决需求中的不确定的部分。
不要试图将抛弃型原型做的尽善尽美。
不在抛弃型原型中,增加输入数据验证、保护性编码等异常处理代码。
【原则五】已确定,不原型
不要对已经理解的需求创建原型,除非你是要研究其他设计方案。
【原则六】原型中的业务数据要合理
如果要在原型中现实一些数据时,这些数据一定要尽量合理。这样参与评估的人员就不会被不真实的数据分散宝贵的注意力。
【原则七】原型不等于需求文档
不要指望用原型来代替正式的需求描述文档。原型只是屏幕表面的展示,而这后面还有大量的功能,这些功能需要在需求文档中记录下来,以保证需求的完整、明确、可跟踪。
三、实践练习
第一步:识别出项目中容易混淆的需求或风险很高的功能
第二步:简要画出一个用户界面
第三步:邀请用户浏览原型,模拟一个应用场景
第四步:记录初始需求中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地方
第五步:修改并重新评估
四、参考
《Software Requirements 需求分析》(第3版)[美]Karl Wiegers
、Joy bzeatt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