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7月26日“崔律精时力之四化”系列第2.4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尝试一个“优化”。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优化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0到0.5版本甚至0.8版本,这一阶段主要着眼于开始行动让自己顺利从无到有,所以当我们完美控的时候,就明确告诉自己,我只要达到0.5版本就可以了,超过0.5版本鼓励,但不强求;第二阶段是从0.5到1.0版本或者从0.8到1.0版本,这个过程通过不断优化来迭代自己,这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机系统的阶段升级、小朋友从会走路到会跑、产品外包装的不同版本等。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0版本到2.0版本,这个阶段可能体现在一些思维方式的转变上。
崔律版对工具的四种思维:凡是有“度”,不能一刀切;看“目的”,注意不要把使用APP的手段(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当做目的(目标);看“方法”,选择利用碎片时间来代替花费五六个小时来研究APP的使用的方法;看“利弊”,若一个APP能够对我们生活工作提升很大的效率,那么即使花费很长时间研究它,那也值得我们投入时间。
一缕藕丝牵大象,中的藕丝也有优化的意思。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通过今天的课程中的0.8版本介绍,让我对工作中最近实践的四化方向更明确了,目前基本完成了工作流程化、模板化的初步梳理,接下来不是再从零开始,而是在之前的版本上进行优化。
对日清单的日程安排、工作任务进行了优化,刻意打磨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基本的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真正的自己,比如,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看到了尝试了没解决就不了了知了,之后遇到同样的场景依旧会不知所措,直到我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反思,并采取行动。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暂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