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茫然,就好像思想陷入一团泥沼,就连四周的空气,都实质化地沉重起来,挣扎不得。
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只青蛙,它是永远也不知道井外的世界,在井底快乐到死幸福,还是虽然跳不出去,但知道了外面更广阔的天空的幸福?因思考得有一段时间不得解,便也时常用它去烦扰朋友,而朋友们的回答也各不相同。
直到某一天,看到鲁迅先生《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时鲁迅先生寓居绍兴县馆钞古碑多年,钱玄同正办《新青年》,望先生作点文章,先生问他: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回答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读到这一段话,就好像得到一根针,猛得在缚住我头脑的那层迷雾上那么一扎,嘭的一下,如胀裂的气球般爆开,陡地一轻。
是的,我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来判定那只青蛙是否能跳出深井?
说起来,我在告别语文课多年以后,重新启卷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还缘起于不久之前的那个新闻,那个瞬时流行,而现在已成敏感词的“x家人”。在对于敏感词的好奇,而去追述它的由来后,惊叹于文学的隽永,也感到惶惶: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写的针砭时弊的文章,现在仍未过时,随便一句话拿出来,都能让新时代的人们产生共鸣。
先生那个年代,可能想象不到,在还不到100年后的今天,人们被信息这样地狂轰滥炸。我们每日面对大大小小的屏幕,新闻app,微博,朋友圈……一个事件发生,能在半个小时之内,便可正式成稿,发布成新闻。更不要说通过微博、微信传播的小道消息的速度。从早到晚,我们足不出户,便可掌握全世界发生的事情。有警觉的作者,在20年前便呼喊着《娱乐至死》,大吼着,当心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让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现在这一句哮吼,同样适用于网络背景下的我们。
我想提醒大家,包括我自己,拿一个本子,把让我们或心痛,或感触的事件,记下来,过几个月、过一年,翻一翻这个笔记,追查一下这个事件的发展,看看它是否改变了什么?抑或是,让我们心痛一时,感触一时,便彻底忘却?
这两天朋友圈被“和颐酒店事件”刷屏。事件经过这里不赘述了。而各种公众号在事情爆发当天便一阵热议。如互相比拼般,评论从“女孩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到“此事件是否为恶劣炒作,以不正当手段针对如家酒店”,到“路人为何如此麻木”,最终升华到“怎么样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怎样的社会才能给人安全感”。不同的视角,让此事件越炒越热。在我阅读的多篇文章中,其中一篇,提到了几年以前的“小悦悦事件”。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我想问的是,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呢?“网友热议”以后呢?
虽然“和颐酒店事件”与“小悦悦事件”不是一个类型,它还牵涉到酒店的安保、公安执法力度等等,而事发当时人最终也是被一个女侠帮了忙,可事件描述中,其他目击者的冷漠,却与“小悦悦事件”中那18名路人,如出一辙。
随便在网上一搜,类似的事件很多很多。
2014年12月5日下午,在河南南阳通往社旗县的一辆大巴上,22岁女孩刘乐(化名)在车上遭一男子猥亵。在女孩反抗并向司机求救并要求其报警时,司机没有及时施救,导致女孩被犯罪嫌疑人拖下车殴打。车上乘客无一挺身而出,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
2015年5月4日晚8点43分,一小孩正在延安市洛川县中心街街边扫地,突然一男子冲上来,重重一脚将孩子踢倒,随后狠狠踩踏孩子头部、面部,还用扫帚猛打,行径残忍至极。期间有两名路人经过,并未制止打人行为。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
2016年2月4日,湖南临武初中女生小诗(化名)在街上遭女同学殴打,路人冷漠无一帮忙,此事引发舆论热议。
冷漠、冷漠、冷漠。
从2011年到2016年。为什么同样的冷漠,会一次又一次的发生?我想,是因为我们在“引发热议”以后,并没能把社会向好的方向拉上一点点。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热议以后,一切如旧。
热议的保质期有多久?一个月、几天、几小时?我们的视线总是被那些夸张的新闻标题勾去,每天一睁眼,脑袋里就冒出很多惊叹号。而在震惊、心痛之后,眼睛一闭一睁,我们又迅速地被其他的猎奇信息吸引过去,而再没有人关心,之前让我们感触的事件的后续了。当8天以后,再次看到相关新闻“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可能我们心里就一声“哦,知道了”,就给它打上“此事已了”的标签。尔后,等到再发生类似事件,媒体就好像是看到新鲜事一般,头条报道,痛心疾首的呼吁。然后又过去了,依旧没有改变任何。
我们是如此的善于遗忘。而这是否也是导致100年前的文章仍然能够针砭时弊,“麻木的中国人”仍旧麻木的原因?
或许有人会问我:你作这一篇文章,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解决方案。那有什么用?我才疏学浅,仅仅能够码几行字来提出,或许聪明人早早就知道的问题。
我愿能成为一点小小的萤火,至少能引起几个人的讨论,足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