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坊间还在争论知识和经验如何成为共享经济的可行性产品的时候,3月24日,朋友圈传出的一封邮件让这种争论暂时哑然——专注于职业发展经验分享的[8点后]宣布将于4月11日起正式关闭,这个运营不到两年的经验共享产品,因为“运营数据未达到预期目标”而宣布死亡。这个在外界看来并不是那么知名的产品,它的宣布关闭,却对知识共享领域的同业和商业探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8点后]的死亡必然有时势的因素,就连姬十三也明确表示过知识共享经济在中国至少还有5年以上的培养期。另外一方面,我们从告别邮件的只言片语中也能猎取到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所谓“运营数据未达到预期”,这至少传递了两方面的信息: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受限于市场化认知瓶颈,运营数据不可能像UBER或Airbnb那样短时间内呈现指数级的增长,甚至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才能达到爆发的奇点。另一方面,运营数据的不乐观似乎也对资本市场的认同与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A轮融资失败或许是[8点后]宣布关闭的直接动因。那么,[8点后]的失败退场是否意味着知识或经验共享就是一个死局?它为我们有哪些借鉴呢?
| 共享经济的四个困局
1、场景:需求才是一切场景的核心
不难发现,因为创始人的缘故,8点后被烙上了浓重的美式基因,从产品的出发点(哈佛的8点后理论)一直到交易形式(售卖话题,按时计费)都是如此,而这种产品设计不太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思维环境。毕竟,我们对计时收费的产品仅限于心理或法律咨询(最成熟的技术产品是话费),这完全不同于美式咨询类产品的形态和交易习惯。从产品形态来看,纯线上的交互方式存在单一性和过程的诸多不确定性,用户下单会有诸多疑虑。另一方面,从交易习惯来看,为一个话题与一个陌生人在线聊30分钟300元钱的,这不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接受的问题解决形式。如果一个问题真能通过线上交流就能完成,那么产品很可能也不属于刚需范畴。加之,共享经济本身就存在一个消费认知和习惯养成的问题,一定程度上,8点后浓重的美式产品思维加重了这种问题的难度。现实的例子就是,同样是风靡全球的共享经济代表Airbnb并没有像Uber那样,在中国大行其道,也没有任何一个像滴滴那样的Airbnb中国门徒能扎根下来,中国房东和租客因为各种基于文化和思维的顾虑,因而都倾向于更为成熟简单的替代方案。反倒是像途家网那样的中国式、重模式改良,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间。
8点后的产品形态以及切入的领域都有其他在用户看来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其所搭建的交易场景也不符合国内用户的普遍需求和习惯,与打车不同,它也存在着较长的培养周期和较高的培养成本。所以,在产品设计的场景里,共享的知识或经验亦或是技能,都必须存在刚需的特质,更符合交易习惯。比如为孩子找行家名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这就属于教育的刚需,也符合中国家长的付费习惯。
2、入口:聚焦一个入口,打通了就是出口
目前,标榜经验和知识共享的产品中,在行按照姬十三的规划,属于全品类覆盖,有创业、职场、生活和学习等;厅客偏生活类,定价也比较亲民;大咖说专注创业;靠我偏重职场与创业。这些产品虽有切入点的不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全品类的倾向。全品类当然是一种目标,问题是切入的点是否更为聚焦才更有利?包括针对的用户群以及在早期只推出几款爆品。比如法律咨询或是心理咨询就具有相对成熟的交易场景,早期针对性推出几款爆品,建立交易规范,快速试错迭代,有助于整个商业模式的快速建立和跑通。包括京东、美团、唯品会甚至滴滴等,许多交易类的产品,早期都是如此的路径。
所以对于知识共享经济而言,本身就面临着交易场景全新构建的问题,加上认知的难度,早期的全品类甚至跨地域的扩充绝非是明智之举。聚焦一个人群的几个成熟需求,建立规范,徐图进取,才是上策。在行向外公布的数据,也只是日均600单,客单价400元,而且运营数据主要来自北京。所以,包括寄希望于全品类美化运营数据方面的诉求,反倒觉得,聚焦人群做爆品相较于全品类四处出击,其运营数据可能会更好更有价值。
3、频次:低频是互联网行业的禁区
互联网产品要么需求基数大,要么需求的延展性强。比如出行,属于需求基数大,延展性也强。比如外卖,属于需求基数大。比如上门保洁,属于需求延展性强。而知识共享领域,需求基数和延展性都在验证过程中。理论上说,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向所谓“过来人”求教的需要,从入学到留学再到职场和创业,这种需求是具备很强的延展性的,而且这种需求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问题在于,你的产品能否优化现有需求的解决方案。比如一般化的职场或创业问题,现有的社交渠道提供的解决方案完全能够满足需求。所以在需求激发和引导上就会存在相当的难度,交易频次更是无从谈起。假如我们把问题框定在还在读书的孩子身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临的问题很多,而且多很迫切,关键的是家长为孩子付费的场景根本无需重新搭建,所以这种需求反而会有需求基数和延展性方面的支撑,需求激发和引导也不会存在上述难度,交易频次和客单价方面就有了需求支撑。
运营数据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需求的交易频次(在行运营一年,日均的单量600+),否则获客以及维系的成本都会很高。受限于知识和经验共享的产品特性,其交易频次肯定不会像出行或者外卖那样短期内呈现指数级的增长,但聚焦一个入口,借助成型的交易场景进行优化,依靠巨大的需求基数,订单的量级或可期待。
4、标准:重点是交易规则的制定
知识和经验作为交易的一种产品,存在着巨大的不可量化性,放在学校针对学生容易接受,包括学钢琴等等,都会有成熟的量化指标。放在职场和创业领域,就存在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在行等一批产品都在做标准化方面的尝试,包括定价以及话题的规范化。事实上,知识和经验本身就是难以标准化的产品,它不会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就变得容易标准化起来。所以,试图把知识和经验打包成标品本身就是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执拗。
当然,知识和经验的共享需要建立标准,但这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得考虑清楚交易的是一个个宽泛的话题,还是交易的是一个具体的“人”。现在,大部分产品都是在以话题的形式呈现一个个具体的产品,与8点后不同的是,产品形式增加了约见或是线上分享会等多种形式。事实上,产品载体或者形式取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程度,比如时下火热的VR就可以及大地增加产品体验效果,但问题的核心是交易的内容依旧不可控,这也是知识共享与出行等领域最大的不同。
所以,如果知识和经验无法标准化,那么把一个个具体的“人”作为产品的交易内容就会使问题简单化。标准化的制定不再是某一话题的表现形式或是定价,而重点应该是依托于人进行交易规则的制定。比如行家的遴选标准、评价体系、匹配标准、价值延伸等,亦比如行家对学员的遴选标准等。通过交易规则的建立,供给侧、需求端和平台端都能在规则内运转,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生态,一种依托规则治理的生态,这就解决了靠繁冗的手段去管理的超级难题。
| 结尾的话
当然,8点后之死,并不意味着知识和经验共享就无所做为。关键还是在于核心问题的根本性解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只是提供了问题解决的各种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程度。其实最难还是在于认知的引导和习惯的养成。就像滴滴从打车变成出行,我们不妨先从用户习以为常的场景开始,优化而不是新建,依托现有的需求基数,聚焦某一个入口,建立交易规则,不断尝试,耐心打磨,终会有一个奇点,缓缓到来。
2016年3月26日于北京通惠河畔
| 作者:於是知,前创业者,偶著文字,多家媒体专栏作者,现某互联网公司高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