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讲求“目的论”,颠覆了“因果论”(“原因论”)。
弗洛伊德相信人是过去、尤其童年的产物,过去的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即过去的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但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会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所决定。依赖“原因论”会让我们会束手无策、停滞不前。
阿德勒认为,过去并不重要,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最重要,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即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了现在的目的服务。
简单举例说明“原因论”与“目的论“的区别:
例一,书中“青年”的朋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直闭门不出,“原因论”解释是受到父母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目的论”认为其为了不出门而制造不安或恐惧,目的就是“不出门”,想把父母关注集于一身或者得到父母照顾等,其为目的达成而满足于现状。
例二,“青年”在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到自己衣服上时大发雷霆。“原因论”认为我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从“目的论”看其是为了大发雷霆的目的而制造怒气。青年是想通过大声呵斥抗议的快捷方式使对方屈服。此时“愤怒”是其采取的手段,因为人的情绪是可控的。
例三,现代的某些现象。有很多人不想结婚,“原因论”认为是受过去父母婚姻破碎影响,或者目睹听说别人婚姻不幸福导致恐婚。“目的论”则认为,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因为就是现在不想结婚的这个目的,所以才找出了那些理由。
总之,“原因论”是因为过去某些原因导致“我”现在的结果,是被动的,不可改变的。“目的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我”会采取何种情绪和行动,是主动而为,这是可以改变的。
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他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他不否认遭遇大的灾难或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如何诠释,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
他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给与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与的东西”。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了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度过没有影响。人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狭义上讲可以视为性格,广义上甚至包括了世界观和人生观。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状态、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是在很小的时候,并且因为外部一些因素,比如国家、人种、文化、家庭等也产生很大影响,但做“这样的我”还是自己决定的,也是可以重新选择的。
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何种环境,都可以改变。有些人之所以觉得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可能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很好,不改变很轻松,轻车熟路的很安心,即使自己觉着很不幸。如果去改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新情况新问题,不知道如何应对。未来难以预测,生活更充满不安,可能会更痛苦更不幸。
想改变又惧怕改变,说到底,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世界很简单,由于“我”的主观作用人为地把它看复杂了,把自己的人生弄复杂了。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生活的方式呢?阿德勒开出了药方,要有“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不为自己不改变找借口;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改变与世界的交流方式,并进行相应改变。
这是辛德勒心理学三大理论之一。他帮助我们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了改变的心理基础,而后付诸行动,去追求人生的幸福、未来的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