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孝敬,给我们在网上买了一台厨房用电子台秤,用来称量平时吃的米、面、糖什么的,以便定量取用,减少浪费。
台秤昨天到货,很小巧,正是我想要的那种,很合我心意。
今天上午,我赋闲在家,拿出新购的台秤来研究它的使用方法。待看完说明书,了解把握它的使用方法后,我开始第一次试验。
我首先想到的是米,这是我们的主食。于是,我用米桶里那个塑料量杯,量了满满一杯米,然后用食指扫平,倒到秤盘里一称,刚好150克,也就是3两。这样算来,我和老婆、岳母三人,每餐煮一杯米,也就是3两左右,一日三餐(含早餐的稀饭),不到一斤米的量。
由此,我开始有了一些感想。
记得14岁那年,我初中毕业,考入了县城的中学读高中。那时,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大部分是农村的,到这里读书,都要自带粮食,一般是带米来,每隔一段时间,学生们就要回去取一次米,或者家里人送来,然后交到总务室。条件好点,家里有吃国家粮的,则是交钱和粮票。
总务室给每个班配备了一个米桶,一把锁。班里的生活委员每个星期到总务室领一次米,把全班同学一个星期的米领回来,倒到米桶里,用锁锁上。
每次吃过饭,把饭钵子洗干净,就到米房里去打米。这时生活委员就站在圆圆的米桶边,忙着给大家打米,打一个登记一个,一般女同学每餐吃三两,我们男同学大多是四两。
打好米,到水龙头底下淘干净,就放到饭甑子上,由食堂统一蒸煮。至于菜,则是八个人一桌,每桌一盆蔬菜,冬瓜南瓜,萝卜白菜,出什么吃什么,大家分着吃。
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学生们的伙食费只有五分钱一餐,菜里几乎没什么油水,所以大家的饭量都很大。特别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更能吃,每餐四两米,总是吃不饱,吃了还想吃,但又不能多吃,家里能按这饭量供应粮食,已然是很不容易了。为了我们读书,家里人不知要多吃多少杂粮。
至今清楚地记得,每天上午上完四节课,大家早就饥肠辘辘了。下课铃一响,便一路飞奔到院墙外的食堂,在热气腾腾的甑子里找到自已的饭钵,然后到桌子上分了菜,便各自找个地方狼吞虎咽起来,四两米饭,连同那没什么油水的蔬菜,三五几口就扒了个精光——从那以后,我养成了吃快饭的习惯,至今改不了。
有一天下午,上体育课,我打了一会儿篮球。晚饭时,我吃完了自已的四两米,实在不顶用,又掏钱买了四两,也吃了,还吃了另一个同学分给我的半钵饭。那一餐,我就着同学带来的一点剁辣椒,竟然吃了一斤米的饭!印象中,那是我平生吃得最多的一餐,别提有多香了!然而,这还算不上最多,同学中还有一餐吃过一斤半的呢!
想到这里,我回到现实。如今,我们三人一天合计只吃了不到一斤米,不是没得吃,而是吃不下。这变化有多大啊!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老化,饭量在逐渐减少,这是事实。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增加,也是米饭吃得越来越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事如棋,往事如烟。四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一日三餐,看似普通,然后,这小小的饭量的变迁,折射出的却是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没有经历过那些艰难岁月,是难以体会现在的幸福的。此身有幸生中国,我为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深感自豪。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现在生活富足了,吃穿不愁,肚子管饱,还要吃好。但我们还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有句话说得好: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
站在新买的台秤前,面对这白花花的三两米,我告诫自已,生活好了,但永远都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那些吃不饱饭的日子。
2020年09月13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