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很多网友(其实应该都是学生或是学生家长)纷纷呼吁让数学滚出高考。这种声音在神州大地回响主要源于大家对目前教育、升学制度的痛恨以及人们对数学理解的偏颇。
在中国,高压的升学制度下,数学教学也许违背了开设这门必修课的初衷。为了应对数学高考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办学机构纷纷加入到数学题海战中,学生不堪重负有的伤痕累累,有的淹死在题海中。当初对数学的兴趣在不断地刷题中泯灭。人们痛恨数学,高考结束首先撕碎的数学课本,到了大学不修数学了欣喜若狂,以至于发出让数学滚出高考的不和谐声音。那么数学真的一无是处,可恶至极吗?显然不是。
一、数学与人类的文明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任何时期、任何朝代,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的进步,数学都无一例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每一个数学家的诞生,每一次数学上的新的发现,都会使人类社会或多或少得到一定的发展。 具体来说,数学通过本身的发展以及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来推进人类文明。也就是说,数学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它与其他的学科,无论是科学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是息息相关的。
例如,希腊数学就与哲学关系密切。人们形象地称,从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地泰勒斯到公元前337年柏拉图去世,是数学和哲学的第一个蜜月,数学家和哲学家甚至同为一人。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可否认的与希腊人的天性有关,但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数学与人文并不是毫不相关的两种学科。又如,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中期出版的被称为“改变世界”的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中,有10本(《天体运行》、《血液循环》、《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物种的起源》、《相对论原理》、《常识》、《国富论》、《人口论》、《资本论》、《论制海权》)都直接运用了数学原理。爱因斯坦正是深受数学家黎曼的著作之影响而建立了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海森堡采用了数学中的矩阵来描物理量,从而建立了量子力学。1917年数学家拉顿在积分几何研究中引入了一种数学变换(拉顿变换),几十年后柯尔马克和洪斯菲尔德巧妙地运用拉顿变换,设计出X射线断层扫描仪——CT,为医学诊断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1900—1965年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方面的62项重大成就,其中数学化的定量研究就占2/3。从1969年至1981年间颁发的13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就有7项成果借用了现代数学理论。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人类的发展伴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