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听说过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当时没找到片源,只好作罢。
这两日因为罗伯特麦基,再次搜寻《野草莓》,终于如愿以偿。
影片以主观视角讲述了一位78岁的老教授自我重新发现与救赎的经历。从人性挖掘的深度和视角上来说,这部影片的确与众不同,即使过了6、70年,在同类题材中也找不出几部与之匹敌的影片。
自我的再认知与救赎
老教授自我的再认知,起源于一场梦境。在梦境中,老教授梦见自己时日不多(没有表针的钟表),被死亡的恐惧困扰(从棺材中跌落出的自己),而且梦到了一个面目全非的人。
这个面目全非的人,笔者倒更愿解读为老教授对自己再认知的迷惑,他的潜意识中发现,当人之将死,他不知该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人生价值、意义何在,这直接驱动了影片后来对自己自我的重新发现和认知。
克里希那穆提在《关系的真谛》中说到:“关系是面镜子,从中你可见真实的、未加任何评判的自己。”,换言之,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发现自我。
而他人眼中的老教授,是这样的:
阿格达小姐说他是暴躁自私的老头,从来不感谢自己几十年照顾的付出。
儿媳妇说他,自私、冷酷、无情,当儿媳妇来家里住时,告诫儿媳妇不要拿自己家里婚姻乱七八糟的问题来打扰他,要他们自己处理。
而儿子也同样憎恨他,说他自私、无情,在家里丝毫感觉不到温暖和爱,连借父亲的钱都要还给他。这促使了儿子不愿意继续生育下一代,认为同样自私、冷酷的悲剧会传给下一代。
其实几十年间,老教授肯定无数次听过这些反馈,只是他潜意识的选择了逃避,这在片头的自白中得以体现:“在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中,我们主要讨论和评价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所以我为何从近乎关系中撤出来的原因。”
这说明他潜意识中不愿意接受别人眼中那个冷酷、自私、无情的自我,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土里,屁股露在外面,自欺欺人。他宁愿选择几十年的孤独。
而死之将至促使他重新面对这个问题,重新认真审视他人眼中的自我,于是由此开始,开始认真聆听别人对他的反馈,发心有了,随之而来的改变就在路上了。
其实真正引发他自我改变的,还是他在审判的梦境中回忆起妻子对他的评价,由此联想到自己婚姻的不幸,以及听说儿子因为家族世袭的冷酷、无情,不愿意生育下一代的事情。
从那一刻起,他开始了自我的救赎,不愿意带着所有人的憎恨走进坟墓,开始尝试着关心别人,真正的付出了爱和温暖,在一个冷酷的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能做出这样的改变,是一个质变。
人生的三个阶段
影片主线叙事,只讲述了十几个小时内发生的去伦敦参加授勋仪式的经历,但是导演巧妙的利用梦境与回忆,讲述了老教授的一生,以及自我从觉醒到救赎的重大改变,结构巧妙,内涵深刻而丰富。
另外路途上遇到的两拨人,恰好暗喻了人生的三个阶段,三个年轻人,喻示着青春阶段充斥着爱情与理想主义,而中年夫妇冷漠的、不顾场合的互相伤害与嘲笑,喻示着中年阶段的自我碰撞与一地鸡毛。老年阶段,则是现实中的老教授,自我逃避并且孤独。
影片中两个梦境的设计,也是一个选择了年轻时的初恋,另一个选择了目睹妻子出轨时的中年困境。契合了人生三个阶段的讲述。
还有一点,就像老教授说的,讲述路途中的中年Couple的状态,暗喻了老教授曾经有着同样的中年婚姻生活。
结语
其实,这个世界是个镜子般的存在,你给予了爱,就会收获爱。给予冷酷和无情,就会收获冷酷。
影片的首尾呼应的很好,年轻时的教授不懂得爱,或者没有爱的能力,于是他失去了初恋的萨拉,当垂暮之年的他自我救赎之后,懂得了付出自己的关心和爱时,他却意外收获了另一个年轻萨拉的爱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