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他获得的第五个博士学位的颁授典礼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如果你像机器一样思考,那么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创造力,一直都伴随着人类活动而存在,人类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而在这个数字化智能时代,创造力的地位更是被推上顶峰,一个人是一流人才还是三流人才,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创造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99083/20b2d8996a44d85b.jpg)
儿童的好奇心是创造的开始
创造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当我们在幼儿时期开始对某件事物产生疑问,便是初步接触到了创造。因为好奇是什么,所以会去想它的具体用法,而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使得孩子“不按套路出牌”。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家长都会用自己的固定思维去纠正孩子,或许一开始家长并不觉得有问题,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的想象不再丰富,你的思维框架也成了孩子的创造“枷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99083/46378e9463f7144f.jpg)
孩子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新事物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并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时机。
当孩子提出的问题、观点充满新奇,出人意料,家长们要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引导他们继续往深处思考,接纳孩子的逻辑思维,这样才有利于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架构。
中小学是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实践
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创客教育、stem教育开始慢慢融入学校教育课程,我国逐步将对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
如果说儿童的创造力始于想象,那进入中小学阶段之后,学生更多的是因为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了自己对于问题如何解决的思考,从而达到锻炼创造力的目的。
有数据指出,青少年在16岁之后,创造能力会逐步定型。如何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时期对他们的创造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与发展,是决定未来学生能否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99083/e1b02f0819c2f2ec.jpg)
在这个数字化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漩涡中,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独立自主等,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学生必须在基础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依据是大胆创新的前提。
童蕴学堂认为,家长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引导孩子逆向思维,打破常规,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积累独特的见解等等,都需要长时间的沉淀。
当然,创造力培养方法的发掘时刻都在迭代更新,但更重要的是做到不要扼杀。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应该把关注个体差异作为激发学生潜能的根本立足点,抱着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态度,促进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