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嗯,进入Windows 8的时代之后,我对它的不满是与日俱增了。Windows 8的操蛋程度有目共睹,就算是Windows 8.1,Modern App和桌面环境的割裂简直就是精神分裂。Windows 10虽然勉强能让我满意,然而各种Bug满天飞,实在是让人无语。
幸运的是,我的五台电脑里都至少有两块硬盘,它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安装了两套操作系统,除了Windows,还有Linux。
我使用Linux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今天我使用Linux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和Windows分庭抗礼。这真是此消彼长。我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让我的娃以后接触电脑就从Linux入手?
这应该是个好主意……
初识
初识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本上,在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的时候,提到了DOS、Windows,然后就是这个叫"Linux"的系统。
配图大致是上面的样子——现在我可以肯定那张图是KDE1或者KDE2,我还凭借我当时还非常有限的Windows知识在这个"桌面"上找哪个按钮可能是相当于Windows当中的开始菜单。
而真正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Linux竟然是"免费"的。当时我已经知道Windows是收费的而且不便宜。
当然,对于一个根本连电脑都没有的小屁孩来说,使用Linux完全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认识发行版
熟悉Linux的人也都知道,我们可以对一个Windows用户说"我用的是Linux",但是对另一个Linux用户说"我用的是Linux"只可能导致下一个追问:"是什么发行版?"
在很长时间内,我都以为Linux是"一个"操作系统。
直到高中,高一时语文老师经常带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泡在图书馆,而我经常在那边翻阅一些计算机杂志,在其中一本杂志上,我就看到了一篇介绍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Linux发行版,并且都配着图。
由于人类都是看脸的,而当时,Windows XP的后续操作系统——代号“Longhorn”已经开始有很多消息泄露了出来,华美的界面足以让人流口水——就是后来划时代的Windows Vista。
回到杂志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Linux发行版让我挑花了眼——Linux竟然有这么多版本!我才知道,所谓的“Linux”,并不是一个操作系统,而是“一类”操作系统。
我在杂志上翻了半天,最终决定了——以后有机会,就用那个叫做“Mandriva”的Linux发行版。
然而,至今我都没有用过Mandriva……
第一次尝试
在某一期的《电脑迷》上,我看到了一篇报道——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发布了。而更为难得的是,当时的随刊光盘里,就是一份银河麒麟的拷贝!
当时,我是有一台电脑了,当然,我是打死都没有胆子在当时仅有的电脑上安装这个操作系统的,想来想去——虚拟机。
我用上了VirtualPC,装上了这个“操作系统”,安装倒是完全图形界面,还算比较直白,就是当时我的电脑总共只有256MB的内存,分配出了一半,只剩128MB,不管是主机系统还是客户系统,运行都无比艰难。
不管怎样,我还是将这个“银河麒麟”给装了上去。装完重启,我就傻眼了。
无奈脸
我看到的,就是一个神似DOS界面的黑屏白字。虽然理解有困难,我还是认识“Login”的。于是输入了自己的用户名,然后弹出了Password:
好,输入密码。
我却发现我怎么输入密码,屏幕上都没有任何反应。
为什么?
我无奈了。重启了好几次都是这样。
后来我才知道,TTY的机制就是这样。输密码的时候才不会有反馈,直接盲敲之后回车就行。
但是至于为什么银河麒麟这样一个国产操作系统就敢默认以TTY进入操作系统而不是GUI,我是没搞清楚。
万能U盘
后来,上大学了。
学设计,基本上就和Linux绝缘了。各类3D软件还好说,Linux上还有Blender顶一顶,但是平面设计软件,说真的,Photoshop几乎不具备任何可替代性——不论是GIMP还是Krita,都和PS有着巨大的差距。
但是,当时我还有另外一些事情要做——帮同学装电脑,以及修电脑。很多时候,系统起不来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重装系统,我还需要能够将系统当中已有的数据抢救出来。
这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U盘操作系统。
这样的操作系统非常小巧,甚至可以装进当时普遍容量不足4GB的U盘当中。而其中的典型,就是Puppy Linux。
Puppy Linux
于是,我立即下载了Puppy,然后很纠结的发现,除了进行一些很简单的数据迁移和简单的排错之外,它基本上没什么别的用处了。
首先是显卡驱动,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将Linux作为第一操作系统的拦路虎。甚至一度逼得Linux的爹Linus Tovalds爆粗。当然,现在不管是nVidia还是AMD,在Linux驱动上都还是比较积极的。而在09年前后,Puppy这种冷门发行版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解决方案。
然后是语言,只有英语。这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中文全部乱码,这就纠结了。
最后,当时的Puppy安装软件极其麻烦,只能使用系统提供的一些软件。不过当时的Puppy也很有自知之明,将自己定位为一种U盘工具箱性质的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实用工具。
这个U盘后来也开发出了新的功能——中关村卖电脑的水可是很深的。我就带着这个U盘去,反正他们不可能在我自己的操作系统上搞事情,用它来查看一下系统的配置、硬盘用了多久之类的信息,还是很有用的。
登陆宿主机
在香港的时候,我买了一台价格颇为高昂的移动工作站——ThinkPad W520。时至今日,它都是我手边非常可靠的电脑。
而就在那时候,Linux开始进入了比较良性的发展时期。Ubuntu的知名度开始提高。我想是时候考虑好好深入研究一下主流的Linux发行版了。
毫无疑问,和众多Linux新用户一样,我是从Ubuntu入手的。在那时候,Ubuntu还在Distrowatch的排行榜首位。
最初,我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安装在一块移动硬盘上。
是的,移动硬盘。
而且是我自己组装的那种。
并不是我胆子很肥,而是我对一块硬盘分区,然后在MBR里引导两个操作系统这样的高复杂度操作实在是没有太多信心。还不如一块硬盘装Windows,一块硬盘装Linux。而装Linux的系统,自然就得外挂了。
那时我对Linux并不算很陌生,我曾经在虚拟机里试用过Ubuntu,还是因为中文输入法的问题而放弃了。
现在,我看到的Ubuntu大变样了。
这个界面,完全就不是以往我用过的那个界面,也就是从这时候,我才知道了Linux的多彩,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各种各样的DE。我以往用的Ubuntu 8.04,使用的是Gnome 2,而到了11.04,使用的就是Canonical自己的Unity。
不过这次,Ubuntu给我的感觉非常不错——驱动没有问题,中文输入法没有问题。
当然,我发现系统异常地热,简单Google一番之后就知道了问题所在——W520装了双显卡,就是所谓的Optimus技术。这一技术并不支持Linux。还是能力无穷的开源社区的力量,Bumblebee搞定了一切问题。
幸运的是,Bumblebee忙着用一个空格清空用户的
/usr
的时候,我正忙着做毕设,全都泡在Windows下面,等我忙完回到Linux的时候,这个惊天大bug已经被修复了。躲过一劫,躲过一劫。
Ubuntu是不是一个优秀的Distro?
现在再问,估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我擦,这种垃圾也配?
然而事实是,Ubuntu,确实当得这个名号。Canonical这家公司,不管开源界的各位对它是什么看法,确实是一家相对早意识到"易用性"对于Linux的意义的公司。
在Canonical之前,Linux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易用性"的问题。毕竟,这是一个非常Geeky的系统,一切都深度依赖DIY和Community Dev。Canonical和Ubuntu第一次改变了这个拒普通用户于千里之外的情况,设计了一套真正的"开箱即用"的系统。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喜欢Ubuntu呢?
Internal Error
Ubuntu的这个报错,应该很多人都见过,而且这玩意儿无解。
曾经我以为,这是操蛋的Unity带来的,于是,我更换了一圈桌面环境,从Ubuntu,到Kubuntu,到Xubuntu,到最轻量级的Lubuntu,试了一个遍,每个系统都出现过这个蛋疼的"内部错误"。
这玩意儿,真的无解了。
而这时,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开始吸引我的注意力。
薄荷味
Linux Mint。
基于Ubuntu,超越Ubuntu。
我得知Linux Mint还是在DistroWatch上。我看着这个系统闷不做声地就爬到了Ubuntu的头上。一查之下发现这个操作系统竟然好评如潮。首先它基于Ubuntu,继承了很多易用的特点。其次,它的默认桌面环境有两个,分别是Cinnamon和MATE,前者,是Gnome 3的魔改版,改掉了Gnome 3很多蛋疼的特性,而后者,则直接是Gnome 2的Fork。
毫不犹豫,Linux Mint MATE走起!
Mint
果然,Linux Mint的稳定性超出了我的预期,不再有那些蛋疼的"内部错误",而且,Mint比Ubuntu更加"开箱即用",免掉了很多软件的安装过程。而MATE桌面环境也确实极为出色。
用了Mint之后一段时间,我注意到Linux Mint还有变种——一个叫做LMDE(Linux Mint Debian Edition)的东西。
Debian,我当然知道这是什么,Ubuntu、Linux Mint,在Debian的面前都得叫一声"爷爷",所有采用deb包管理模式的Linux发行版,都以Debian为始祖。
事实上,Linux有几个大的门派,Debian系正是其中相当大的一支,另一个很大的一支是Redhat系,其特征是rpm包管理,剩下来的Arch、Gentoo、Slackware等,都是相对小的一些支流。
LMDE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滚动更新。这就意味着不再有Ubuntu那样从1204更新到1210,再从1210更新到1304那样的大更新(简直是类似于重装系统)。这样可以保持操作系统永远是最新的状态。
Mint,就这么一直用到我回来。
然后,Mint的问题就出现了。
国产系统
不知为何,Linux Mint在国内的速度简直感人。而这时候,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Deepin Linux。
来自中国的深度Linux。
看到深度Linux的名字我都怀疑是不是当年的盗版商洗白了。然而事实上真不是。Deepin Linux是在deb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国产发行版,而且很有趣。
作为国产发行版,早期发行版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中文支持和中文输入法的问题都是不存在的。开机就可以用搜狗输入法。
当时我的三星R700闲置已经多时,于是就拿来安装了一套深度Linux。结果?
大失所望。
Deepin 12
当时的Deepin 12效果确实还算不错,而且也确实考虑了不少中国国情。但是,它的源里的软件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连最基础的Inkscape都找不到。
果断放弃。
后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使用的是国内速度相对还算可以的Ubuntu。直到我发现Deepin的华丽蜕变。
DDE
2017年,我再次关注Deepin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有了一些非常颠覆性的想法,那就是用HTML5写出来的桌面环境——DDE。用HTML写DE这种想法我还是破天荒头一次听说,但是效果确实不错,再加上软件仓库里的东西已经今非昔比,很多,而且都很实用,于是就开始用Deepin了。
然而Deepin的问题也随着长期使用暴露出来了。我Windows上的LibreOffice都更新了好几茬了,Deepin上竟然一直稳如死狗。这种比Debian还安逸的更新频率,我决定再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Distro可以用。
黑马
我随手点开了DistroWatch,然后看到了榜首已经赫然不是Linux Mint,而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Manjaro。
光看这个名字,我以为这是Mandriva的某个Fork,就漫不经心地点进去看了一眼——嗯?Based on: Arch?
Arch,这个发行版的大名我是听说过的。在Linux发行版地图上,Arch这一支的规模是第三大,仅次于Debian和RedHat系,但是规模确实非常小,和这两个庞大的系列无法相提并论。
Arch最大的特点就是滚动更新。相比其他发行版,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发行版。
但是也因为它的激进,它也非常geeky。我装过一次Arch,非常费劲,然后就不怎么想用了。
这个Manjaro?
大致扫了一下简介:基于Arch,却没有Arch那一身拒人千里之外毛病。
嗯?似乎真的就是我理想中的Linux。
果断入手尝试。虚拟机跑得非常畅快,默认的DE有Xfce、Gnome和KDE,作为轻量化桌面爱好者,我当然选择了Xfce。
效果确实非常不错,于是,我在几台电脑上都安装了Manjaro。
一直用到今天。
使用下来的体验:Manjaro有Arch的一切优势,堪称集众家之所长,却没有Arch一装装一天配置一下花一个星期的痛苦。整个过程和安装Ubuntu相比没什么区别,非常平易近人,设定好语言、键盘布局、所在位置,分好磁盘,设定用户密码,完事。
而且用到现在基本没出过什么问题。大更新频率大致是一周一次,时刻保持最新。反观Windows的更新,简直是云泥之别。
将Linux作为日常主力系统?
现在,除了一些必要的设计类专业软件,我得进Windows来处理一下,Windows的其他作用基本上就是游戏了。
上网?
Firefox,跨平台。
写文档?
文字处理有LibreOffice,跨平台,写Markdown用Typora,跨平台,文本编辑器用的VSCode,跨平台。
听音乐?
网易云音乐,跨平台。
甚至玩游戏?
Steam,跨平台。有不少游戏已经能够支持Steam OS——一个Linux的发行版,自然也能在其他Linux发行版上运行。
大致这样,包括本文,也是在Manjaro下面写完的。
在Windows 10越来越操蛋的今天,拥抱Linux或许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