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苑精华
游学浙师大—浙之旅3
浙江师范大学是我所仰慕的一所大学,培训报道的当天晚上,我就和同乡学员迫不及待的在师大的校园里瞻仰。
虽然是初冬季节,但是校园的绿化树依然茂盛、高大稠密,不知名的亚热带阔叶林,在校园里比比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园气势恢宏的东大门,浙江师范大学六个鲜红的行楷大字在射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它是1963年,著名国学家、书法家、浙江博物馆馆长张宗祥先生书写“浙江师范学院”校牌,1985年学院改名浙江师范大学时,张先生已仙逝久矣,幸得寻来张先生遗墨“大学”两字配上,沿用至今。
沿着大门中轴线宽阔的引路向北前行,路边青青的小草、精巧的花园像精心梳妆打扮过的标致极了、哗哗流水的喷泉在唱着欢快的歌、高大的风景树伸展双臂在夜色中向我们招手,仿佛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前行不久一块巨石挺立在引路的正中央,师大的校训“砺学砺行维实维新”八个鲜红的大字镌刻在上面。再往前走,在阔大宏伟的图文信息中心映衬下孔子的雕像显得庄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之情。暮色当中,浙师大信息中心就像一架准备启航的飞机亦或一艘风帆饱满的航船,它是师大的标志建筑,是历史与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大气、典雅、舒适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澎湃的动力。
校训遥望夜空,在学院的正北方,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尖峰山灰褐色的身影,我们每个学员配发的手提袋上,都印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校徽,其标志就是尖峰山的轮廓,象征着永攀科研高峰。学校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办学条件优良,教学教研设施先进,校园建筑布局合理,花草树木错落有致。
校徽当然,浙师大的灵魂是它优秀的教师团队和科研项目,在教师教育学院,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郑晓沧先生,民盟领导、博士生导师徐辉先生曾经执教于此。国内教育界著名学者睢依凡、裴娣娜、金生鈜、祝智庭等为学院杰出的教授。可谓人才荟萃,英才辈出。学院是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政策咨询和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为一体的重要基地,以培养高素质的未来教师为重要使命,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教育研究、人才培养、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
在这知识的殿堂里,我们学到了张天雪教授的 “什么才是好的学校、好的校长,好的教师,好的学生,好的家长”,归根结底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为每一个孩子终生幸福而负责”。要求我们必须拥有自身愿景、自身教育哲学,拥有开放民主尊重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以及强大领导力的校长,拥有专业发展的教师,拥有自身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与品行,拥有强大的学习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的学生,拥有懂得教与育行为一致、示范与陪伴的家长。
校园一景他提到了这样几个领导力,教学的领导力,课程的领导力,组织的领导力,道德的领导力。他指出一个校长就是一个有效的领导力,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培训班,最后总结出善于抢抓机遇,别人没想到的你要想到,没做到的你要做到,并且做得更好,要不断的转型和跨越,在有限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就是领导力。
郑文哲教授《做卓越的教育管理者》从思路、素质、执行和细节,指出学校发展最缺的是管理,管理的基础是什么?是执行。师大的教授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易经》的讲授者--宣炳善教授的《圣经和易经思维方式的跨文化比较》。他说,《圣经》是犹太经典、基督教经典,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易经》是五经之首、三玄之首、大道之源。他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先天的命与后天的运之间的关系,他讲到了《易经》发源地,河南省汤阴县羑(you)里城商代国家监狱,也就是《易经》产生的最原始的地方。他提到了无中生有、君子和而不同、阴阳平衡、以柔克刚、以小克大、以弱胜强等观点。还指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道德危机,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通过他的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的讲解,使我如沐春风、醍醐灌顶。
然后就是毛醒策教授的《国学与家风》,他提出源头性文化思考,中国文明的源头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源头不一样,审美的意识判断就不同,以至于塑造了中国人独到的审美价值观。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姜根华教授的《以思想引领学生,用文化润泽课堂》,提倡要以浅淡的知识培养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引领学生,以厚重的文化孕育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此外,还有许多教授的讲座都让我们耳目一新,比如有的提出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等等不胜凡举。
八天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使我受益匪浅,转变了观念、更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浙师大正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性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愿浙师大愈办愈好。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