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孙大墉 | 来源:发表于2016-08-29 18:26 被阅读0次

2016-08-24 孙墉 墉者不凡

如今,韩国文化在中国越来越流行了。在大街上,你很容易就会看到一家韩式餐厅;在商场里,你也会看到许多韩国化妆品牌是很受国人的青睐;在学校里,同学们也都在追让人迷恋的韩剧……

韩剧里,或许你会陶醉于主人公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无法自拔;或许你会向往那熟悉的啤酒和炸鸡;或许你会羡慕韩国开放自由的生活。然而,故事毕竟是故事,生活也还是生活。当我们真正走进异邦,走进他们的生活呈现给你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风景。可能这违背了我们最初的认知,但就是因为亲眼看见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的。

我们在韩国影视作品可能让我们国人觉得韩国人的生活是安逸舒适的。在剧中他们有很多闲暇时间来陪家人朋友,会有很多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家人朋友发生矛盾了,他们又会有时间来缓和关系,整个影视作品营造出了一个安逸的生活状态。据称五成的韩国人月薪高于200万韩元(约1.1万人民币)。这样的收入貌似不错也很让人羡慕,可韩国的物价却高的离谱。我在韩国便利店里买东西里就发现三个苹果就要9000韩元(约56元人民币),香蕉奶也要好几百,服装也不太便宜……而且韩国人的社会保险需要自己交纳,想要在这个国家能过上好的生活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我们旅游车的司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这样大的年龄也在努力工作,可能在国内这样年龄的老人已经在家颐养天年了吧。其实,从本质来说就是韩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来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压力。当然,这也会存在有利的一面。就是国家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想要的生活。

这次旅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就是韩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国民精神和这个民族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底蕴。一路上,导游在介绍一些当地风情时都会在嘴边挂上“我们国家”,总是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在济州街头,一辆辆车子首尾相接,形成一条游动的巨龙,夜晚看上去像是济州这个庞然大物游动的血管。但却很难看到外国车的影子,我也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的起亚车和歪斜的“H”现代等韩国车型。就是因为大家的自觉,在“全民协助”的助力下,韩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渗透率达到95%以上。就是依靠国民的支持,汽车公司大力生产出物美价廉的车供自己国民使用,并销往世界各地,使得韩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

这种民族情结来源于植根于韩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身土不二”的民族思想。这是与韩国国民的民族自尊心是分不开的。导游金子介绍,韩国的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在学校安排的活动中,都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教育。她说她的女儿在中学阶段每年都会接受民族礼仪课程的学习,包括民族服装、见面礼节、茶艺文化等。

同时,我也在思考我们现在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我们国人现在越来越喜欢追随外国文化。“洋节”似乎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必须要过的节日,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国外产品,追求国外大牌;也有很多人愿意花钱看国外电影。我们深受海外物质文化的吸引,但不经意间我们却忽略了我们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先人为我们开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但是我们却有许多宝贵财富已经流失。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优秀文明成果,提高文化软实力,才能树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这次旅途中,我去了一些商场。我发现商场里都是中国的旅游团队,在商场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我们熟悉的汉语。更有趣的是,在交费时有很多商家是直接收取人民币现金的。这就很容易产生我不是在国外而是在中国的幻觉。人们在商场里争相购买化妆品、电器、韩国特色食物等,忙得不亦乐乎。之前我看到了一则报道说2015年赴韩中国游客平均每人消费金额约为2200美元左右,高于赴韩游客平均消费额的一倍。该报道还称预计2015年游客在住宿、交通购物等方面给韩国带来的综合效益高达220亿美元,约占韩国GDP的1.6%。大家因为受到韩国文化的影响都愿意买他们的商品。尤其是人们觉得韩国明星长得都挺俊,就更愿意去买韩国化妆品。所以,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在下行的压力下,为什么国外商品还对国人有着这么强的吸引力?为什么国人愿意把钱花在国外而不是在我国进行消费来为我们的经济来服务?

我想主要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物质供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而我国境内满足人们的供给较少。其次,我想是因为文化渗透的影响。外来的文化很新奇,人们始终在心里有着好奇心想了解外面的世界。而这些文化渗透恰好增加了国民的欲望。我们在这方面不仅需要提高商品的质量,更需要不断创新使我们的商品丰富起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xf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