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觉醒年代》触动很大,昨日清晨写了《至华生》表达了对当下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但是还意犹未尽,总结是不够具体深入,有点空泛而谈,所以发起了身边同龄人的讨论。
最先回应的是大学班级群,关注的是文字的优美,对这类风格不是能耐心看下去,具体内容并未深究。大家一起怀恋了大学在一起的宿管阿姨和那个年代下的一位文字青年。看得出他们经历的事情多,但都不是很愿意提及。关于生活,没有人给出看法,嬉笑怒骂之间更愿意把酒言欢。
然后是高中同学群,曾同学说你这是民国体吧!我听后很开心,他能够一下子指明来处,可见是用心看了。同时还提出来我的一个错处,我欣然改之。这就好比你做了一桌菜,终于有人坐下来看了,并且试吃了一下,告诉你咸淡,这样我这个厨子才当得有干劲。
最热烈的莫过于五人好友群,他们分别是进了部队的老匡,博士毕业进了高校的广义,服务于政法系统的波涛,还有从事教育事业的晓晓。昨晚一直闲聊到晚上十点多钟,大家坦然直言,很是热闹。
老匡从华师毕业就进了部队,问及在干什么的时候他说在集训,“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他直言并没看懂我写的东西,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老匡看事情比较犀利,言语也更是犀利。他调侃我“带孩子、看孩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你想多了!死了,他还要保佑,如果保护不好,还要挖出来重埋!!!”“一个天性聪慧,豪爽大方的有志女青年,被某个对象,折磨几年,最后落魄江湖载牌行。”老匡就是老匡,上来就真刀真枪,被他抢白了几句,竟也不知道如何反驳。
大学教授广义正在看云“晦涩难懂,没精力也静不下心来去解读了。”给我发了几张云卷云舒的照片。庐州的风景就是美,他完全是沉浸其中。一直想跳出体制的他折腾了十几年终于悟道了,深感体制内的好处。心态稳了,每天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大学校园里,和这些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在一起,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提一句此人正在准备节目来庆祝建党100周年,最近还是莫要打扰的好。
老三波涛此时正在准备政法资料,马上有领导发言需要准备文章,自然也无暇顾及。但他是谦谦君子,待人温和有礼,觉得直接回绝不大好,于是聊胜于无的回应了两句。晚上下班了才有空说两句,依然是温文尔雅的做派。
晓晓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第一个反应纯属打酱油的。直接让我响应国家号召生三胎,我觉得她应该先把二胎解决了。
弟弟也是教师,还是语文老师。发来信息说“文章不错 注意多思生忧!”不愧是家人,关心的角度不一样。文字不多,句句暖心。
最后提及的便是我高中的好友,目前身在华为的徐班长。其实和我聊的最多,探讨的最深的就是他。提及华为目前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而毕业后就待在华为近二十年的资深员工,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从他身上能看到很强的忧患意识“在华为也只是一些本质工作,没啥特别。华为也是夹缝中求生存,被人们神化成黑武士,说不定哪天就倒下了。”“不要想太多负面的东西,想生活中的美好,知足常乐。人生就像一场修行,处在波峰处要谨慎,波谷时也莫悲观。平常心对待。”
还有我们大学寝室的姐妹们,聊偏了,在这里我就不逐一罗列了。每个人经历不一样,对待实物的看法也不一样。四十不惑对于我们,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解答和活法。他们用身体力行验证着这个时代,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在这个社会上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最后引用回应老匡的话结束:“人要是没有自讨苦吃的精神,那不就是躺平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