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每个孩子,都不应该留守

每个孩子,都不应该留守

作者: 莫写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14:03 被阅读0次

一、起因

周末的时候,爸爸的朋友到家里做客。

都是同一个镇里出去、一起驻扎过边疆的复原军人,当然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闲聊间,说起自己家孩子。

叔叔说自己家2个儿子,老大年前在厂里做工时被机器切断了3根手指,只残存了2根,正在申请赔偿;老二也是在工厂里做工,收入不高;并且,因为家庭矛盾,2个儿子都已经离异;小孙孙也跟了孩子母亲。

末了,说自己非常后悔,儿子小的时候不应该把他们留在老家,应该带在自己身边,多关心、多爱护他们,或许两个孩子今天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会更好。

“可是,没有办法啊,家里欠着好多外债,两口子都得出去打工,只能把孩子放在老家。”

阿姨说这话的时候几乎是哽咽的。

是啊,如果不是为生活所迫,哪个妈妈会舍得和自己的孩子分开?

哪个孩子又不想要爸爸妈妈的陪伴?

图片源自网络。

二、留守儿童是怎样的体验?

我自己也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留守儿童。

因为一些原因,十四五岁时父母曾远赴上海打工,我每周末从学校回来会在亲戚家借宿。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橡根草”,那会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虽然亲戚对我真的很好,非常好,可我心里总是膈应,觉得不是自己家,看到亲戚家小孩跟爸妈一起奔跑欢笑甚至看电视都会羡慕得不得了,那段时间里,非常非常思念父母,期盼他们能够尽快回到我身边。

我还算是很幸运的,一是当时我已经十几岁,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二是亲戚很善良,期间一直悉心照顾我,三是父母很快就回来了,这段时间并不长。

我成年以后再回想这段经历,坚定了一个想法:父母的陪伴对孩子青少年时期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但是在我的家乡,有很多我的同龄人,他们没有我这么幸运。

三、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我家乡那个小山村时,得益于中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和对廉价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到相对发达的城市去打工获得工资收入,取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看天吃饭的老营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挣钱的首选。

有亲戚在上海,那就拿出家里积蓄、或者四处借点钱买张临客火车票,站个两天三夜去上海,运气好了还能占个过道躺一会;有战友在成都,那就带上锅碗瓢盆、大包小包地先走5里路到镇上、等半天转个拖拉机去县里、再从县里转车去成都。

在外生活虽然苦,但那会打工一个月,收入就能抵老家种地一年啊!

都上有老下有小的,谁不愿意多挣点养家糊口?赴沿海打工潮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兴起了。

一时之间,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奔赴到了城市里。

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或许是两口子都还分别住在工厂的集体宿舍里,因为相对于工资来说,租房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或许是自己生活都还没有着落,风里来雨里去的,孩子在家起码能保障个一天三顿;或许是城市的教育费用太贵、门槛太高,微薄的收入实在负担不起...

他们选择了把孩子留在老家,让老一辈人代为照顾,至于他们自己,一年能辗转回家一趟就很不错了,更多的时候为了节省路费,好几年都不回家一趟。

只是,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和父母的分开,都是生离死别。

图片源自网络

但,我们不能怪这些父母们短视。

因为在那个阶段,解决温饱、生存下来是第一要务,更何况,那会根本没有什么留守儿童的概念,他们也只是听话的、没接受多少教育、没见过多少市面的农民,并不知道也无法去预判,把孩子留在家乡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于是,他们的孩子成为了第一代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期,必须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也得不到源自父母的足够关爱以及有效监护,他们对父母的思念无法克服地理上的距离,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及时响应,他们的努力付出得不到及时鼓励,他们的叛逆举动得不到及时制止,他们,长成了山间的野草。

在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条件下,除开在破败教室里的学习时间,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怀,他们的闲暇时间大多是和别的小伙伴一起,晃荡在田地里,或割草喂猪,或种瓜点豆,或收割稻田。

有少数的孩子,能够磨炼出强大的心智,通过认真读书、踏实工作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更多的孩子,荒废了学业,重复着父母辈的老路,外出务工、攒点钱成家、翻建老房、欠下外债、外出务工还债。

但是,至少他们还是朴实的,他们的生活还能看到希望。

到了九十年代末,电视机、影碟机逐渐在农村普遍开来后,一部分孩子学着电视里的抽烟喝酒、把练肌肉、拉帮结伙,动辄江湖义气、打架斗殴,甚至未成年留守儿童刑事犯罪也层出不穷,让人在一声叹息、触目惊心之余,不由得深感痛心。

因为他们同你我一样,原本都是祖国的花朵!

现在,却成为了阶下囚。

我有一个远亲,就因为在南方抢劫杀人锒铛入狱;我在老家上学亲戚的同学中,也不乏赌博、盗窃、吸毒而被抓的,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印记,就是幼年时期长达数年的留守经历。

更令人悲伤的,是还有一些孩子,甚至没能坚持到长大。

想到这些孩子纯真的小脸和明亮的双眼,我不禁湿润了眼眶。

我多么希望,他们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

多么希望,留守儿童的悲剧能够彻底谢幕。

恳请,政府能够多切实考虑这些父母和孩子的难处,提供尽可能的政策帮扶;恳请,每一个孩子的父母,无论多难,请一定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每个孩子,都不应该留守。

四、写在最后的话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生活再艰苦,也尽力把我带在身边,并且,尽他们所能,给我营造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也感谢我生命中遇到的那些给予我们一家人帮助的贵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也是爸妈教会我的。

感恩。

相关文章

  • 每个孩子,都不应该留守

    一、起因 周末的时候,爸爸的朋友到家里做客。 都是同一个镇里出去、一起驻扎过边疆的复原军人,当然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 每个孩子,都不应该留守

    一、起因 周末的时候,爸爸的朋友到家里做客。 都是同一个镇里出去、一起驻扎过边疆的复原军人,当然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 一个人的艰苦岁月

    我想“留守儿童”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话虽如此,一开始我是不知道留守儿童的,但当我初一成为留守儿童时,我...

  • 每个孩子都不同

    中原焦点坚持分享第1342天 20201110 前一段时间走到校园的竹林下,看百日红的叶子像一树小彩旗。今天再看彩...

  • 每个孩子都不同

    “你这个是老二了?” “是啊。” “那就好带了吧?” 常听到人们这样聊天。 带过一个孩子再带一个孩子就好带了吗? ...

  • 每个孩子都不同

    今天内驱力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女儿自己在上,因为厨房下水道堵塞倒灌,网络欠费断网等事情需要不断联系处理,中间还要安抚...

  • 只生孩子不养,是出于什么心理?

    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特别多,每个班里得有好几个是双亲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平时就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 有些孩子可以...

  • 你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吗?

    同事小李说,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真的是切身体会,我自己就算再难,都不会让我的孩子再成为留守儿童。她说到也...

  • 每个孩子特点都不同

    今天去弟弟家玩儿,他小孩今天刚满一岁,比我的孩子大两个月。 午后一起玩耍时,就发现两个孩子的差别。 姐姐会走...

  • 留守儿童的委屈

    如果可以的话 请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你外面的饭店吃了多少了 自己烧的菜自己都不吃 来自本留守长大的我的父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孩子,都不应该留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an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