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物理重力教研

物理重力教研

作者: 张茉莉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15:52 被阅读0次

            王校指导:这节课大致流程没有问题。但是感觉在引导学生建构重力观念做得不够。所以,流程偏重于方法和知识点。学生真正的认知冲突没有激发出来,或者说绕过去了。要跳出教材把学习当做告知和识记知识点的思维模式。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建构。

          这节课首先应该从现象入手,开始出示了两个现象(雨点下落,马上要倾倒的运动员),让学生猜运动方向,这个现象有点少。当学生说他们往下落到地面上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下他们看到的现象。描述各种各样这样现象的时候。会不会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老师就要提出疑问。比如:像羽毛轻的纸张在风的作用下在气流的作用下并不一定是往下落的,这样的话就会把物体往下落这种现象所具备的一些条件(真空,质量大的物体忽略到大气的因素)带出来。需要对现象本身进行界定,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在某些条件下他会往下落。针对现象进行猜想:这些物体在某些条件(真空,或者忽略大气)下,为什么会下落?原本一个物体是静止的,他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前边学过的,就是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那么,力从哪里来?逼迫学生去猜想到地球引力。在这个基础上来命名重力以及他的符号表示。也就是他的英语意义带出来。既然是一种力。那么,他就会有单位,单位是什么?稍微带下牛顿。是因他发现的。所以,用它的名字来命名。这只是起点,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如何研究重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力三要素。作用点,作用点在哪里?肯定在物体上,力的方向?经验会告诉学生竖直向下。至于物体的重心可以下节课。重力的大小。关于重力的大小会提出哪些问题。第一:如何测量大小?第二:经验会告诉我们一个重的物体和一个轻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不一样。本节课要关注这两个问题。首先要关注力的大小,然后才能关注力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大小到底是怎么回事讲清楚,能不能测,能测就讲如何测,不能测就讲明原因。如果前面把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讲清楚了,这个是比较容易的。仅仅从生活经验出发,学生就可以来测量。弹簧测力计我们可以清楚的测到一个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继续追问物体的重力和哪些因素有关?这又可以和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我们买了东西,是不是不同东西会有不同的重量。这就是日常概念,因为日常概念不准确,所以,就会把质量和重量混在一起。通常我们所说的重量其实是物体的质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混淆?人类的经验也是智慧的结晶。当我们把东西扛在肩上的时候,一公斤和十公斤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本质上是克服重力做功。但我们没有学,不过可以简单的带一下,当我们感觉到重的时候,是不是说明质量越大,重力越大?这样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和质量可能会有一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才会涉及到设计实验。我们的猜测可能是模糊的,就是质量越大重力越大,可是二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在进一步,能不能精确的猜到?学生基于学过的函数,可能会猜到有某种正比例函数关系。这个只是猜测。我们感受到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是递进的关系,可能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关系。然后,我们猜想:然后来设计实验来证实。准备实验器材,这其中又会涉及到哪些变量?如何去测量这些变量,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砝码测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这样会得到一组数据。如果测的准,一眼就会看出来,如果看的不清晰,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看出来是正比例函数关系。而且这个比例系数k,接近于10。我们数学中的比例系数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字母,但是一旦和生活结合,和物理学结合,它就具有了物理学的意义。这个比例系数k在生活当中我们就给了他一个命名,就是g。再点明白物理学上的含义。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结论。这节课核心东西就解决了。拓展部分就可以追问:重力还跟什么因素有关系(体积,密度)。这样的话,体积,质量,密度就可以关联起来。在进一步讨论,我们只是选择了具体的物体,做了几组实验。(我们要知道,不管我们做多少实验,都不能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实验只是丰富了经验,最终我们科学的可靠性其实经验的一次又一次累积。我们做很多实验不是为了证明正确,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经验,这是一切归纳法的前提。这不是逻辑推理,而归纳法是丰富经验。在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脑洞大开,微观世界的东西会不会受到引力?如果受到引力他为什么不掉下来?比如:月亮……太空中,外太空中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既能拓展视野,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牛顿经典物理学的特色。这节课我们学的重力是基于有限的经验。他无法解决微观的层面引力问题,那么,微观怎么解决,这就存疑。我们谈的外太空,月球这就是宏观层面的谈。宏观层面的引力到底是咋回事?牛顿用他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后边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真理吗?不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我们要思考,在学习中,不是停在知识点上,我们所有学习是观念的建构,观念的建构是打开一扇窗。观念建构是指我清晰的知道我在哪里同时又打开一扇窗,通向更广阔,更神秘的领域。这就是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我的感受:大概十年前,我在孙绍振老师的一本书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候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当时,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是如同遭雷劈,什么是一望而知的东西?不就是字词,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吗?今天听了王校评的这节教研课,何止是语文啊,哪门学科不是如此呢?我们不要在课堂重复那些一望而知的,就是公理定理之类的,如果仅让学生去记住这些东西,那么要老师何用呢?学生自己看看,背背记住,做题就完了。我们要做的是面对这些公理定理他们的合理性在哪里,他们的局限性又在哪里,给学生揭示清楚。带着学生在当时的条件的局限下(所得到的经验下)把它探究出来。然后再告诉学生这只是临时的样子,未来他可能是什么样的,这个什么样的也不能是具体的样子而是一个朝向。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语文就不好,我也不喜欢语文课,我不想背,不想写,不想死记。想当年中考语文是最差的,最后上了师范。现在还鬼使神差的教了语文这门课,真是讽刺的很。但是自从读了孙老师的这本书,我就感受特别深,每次上课前,我就问问我自己,这些东西我不讲,学生自己看看书知不知道。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有这么多皮亚杰,维果斯基的理论术语。我有的是我不想听的语文课坚决不上给学生。于是,我就要考虑那些是一望不知的,那些是一望而知却再望不知的。这些一望不知的东西我知道吗?我能望到吗?我如何才能望到,于是,我就开始读孙老师的一系列书籍。我望到了我就带着孩子们望到,我望不到的我就想办法自己望到。于是,十年前,我就开始讲语文的时候刻意不讲背景。只是通过文本细读来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背景。无论什么文体,我都刻意这么处理。可是,最近这半年的实习和最近欧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课让我有一次对这个背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王校说,背景如果要出来就要以断片的形式,当时我不太理解这个断片的形式是什么意思,最近,我有点明白了,大概就是背景不是产生这个文学作品的必然原因,而是这个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我们要探究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就是说,这样的事件或者说背景对作者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使得他写出了这样的作品,当然一部作品的出现,尤其伟大作品的出现都不是简单的。这不仅涉及到背景,作者的心理,还会涉及到作者的审美心理,作者对于某种文体的把控和理解,也就是为什么他选择是这种形式呈现而不是其他。是因为外在的一些原因还是内在的自己的审美趣味。也就是说,他选择这样的文体背后可能有个人的爱好和长处也有时代背景的影响。甚至还可能有当时的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仅就诗歌而言,研究的人有那么多。可见这一首诗背后的东西有多少。这就是王校说的,诗歌背后是诗人,诗人背后是文化。所有的诗人一定会受到他之前的人物和作品的影响,也会受到他生活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因为,只要他生活在社会中,他就不可避免受到这些东西。只要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文章他就不会不饱读诗书。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前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思想上的,也有文学样式上的)。他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名传后世不仅仅因为他有继承更重要的是有发展。这样的话文学史的功用就是把那些在文学上有贡献的(不管是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作家按照顺序把他们的继承和贡献揭示出来给学生看。他们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们写出了在文学上有价值的文章。要么思想深邃,要么形式有创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语文课要判文的原因。因为,我们要把文章最本质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揭示出来给孩子们看。因为作品是个复杂的东西,所以研究的角度就会很多,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文本。于是得出来的结论也会不同,而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解读。我们选择的角度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孩子们认知水平。和孩子们当下的生命状态。这样才能给孩子生命以力量。这就需要老师有心理学的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理重力教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aw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