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嘉宾,飘扬的鹅毛,江西人在深圳,80后人,十年职场人力资源管理,读书时代就发表文章,大学曾任文学社社长,去年开始再度拾起写作梦,目前已签约2部书稿,第一部小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将于八月份面世。
01
大家好,我叫飘扬比。明胶飘扬的鹅毛。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本人姓杨木,易杨。然后名字有一个额嫦娥的娥,所以就取了这样一个笔名。
我是江西人定居在深圳。射手座。我具备了射手座不甘于平凡,喜欢探索和冒险的性格,却又具有南丁格尔的情怀。如今三十好几的人仍有一颗不死的少女之心。
我从2017年开始在简书写作。去年九月份到十一月下旬。连载完结了一部十二万字的长篇小说,世间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是一部我第一部真正完结的作品。在这里我要感谢奇方奇老师是在她的推荐下,我认识了方格出版的一个编辑。
然后那个编辑给我推荐了她的主编。虽然转了好几个人,但没有想到小说很快得到了主编的认可,于2017年12月1日前约。从签约从完稿到签约,其实只经历只经历了一个星期,真的速度非常快,我自己都觉得很惊讶。
不过作为一个新人来说,第一部作品版税很低,只有百分之五。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出版的机会很多人第一部作品是要自费的。可我却能以版税出来,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所以我并没有去讨价还价。我认为他在我的写作路上奠定了一个里程碑。
从这件事情看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写完,千万不要带有功利性。你最初的赤子之心,写出你心中最有力量的文字。
要说起我和文字的结缘,可能要追溯到二十年前,那是1998年。那年我上初三。参加了一次全市作文比赛,当时有五百多学生参与我也参加了。没有想到我获得了三等奖,从此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热爱和对文字的追求。当时主题是绿色。我至今还记得我的题目是家乡的那一片竹林。
所以我认为文章一定要紧扣主题,你的题目和文章内容一定要相对应。标题党可能一时能够吸引眼球。但如果和文章的内容不相符,或者偏离太大。会引起读者的反感,不长久,后来上了高中,我的文字就经常在校报上发表。我后来担任了校园广播站的编辑负责,散文栏目。
我第一次在媒体报纸发表作品是在高三。后来。上了大学,我担任过校园文学社的编辑,最后一年当了社长。工作十三年后的2017年偶然的机缘又让我重拾起曾经的文字梦。
02
第一篇文章《最好的爱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一篇故事性的情感散文。通篇读下来,我感觉作者的文字组织能力是不错的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他中间有一些片段打动了我。就是女儿工作以后很忙和父亲的通话时长那一片段。然后作者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衔接也很不错,他分了几个小段来写。
阿文的文章里面,有一些句子,我还挺喜欢的,比如说。他已经学会飞翔的雏鹰,最向往的砭石,远方的天空。再比如时间永远是公平而无情的。他愿意和你平等交换一切,但你必须付出对等的光阴。
我认为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点,结尾有些匆忙。建议再升华一下。文章的题目是最好的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前面父亲陪女儿长大集贤女儿长大后很忙,没有时间陪父亲。乃至父亲住院了,他才知道这些地方都写得可以。
可是作者的主题,除了父亲陪女儿长大。坐着陪父亲变老,并没有写出那种陪伴的感觉,匆匆忙忙几句话就结尾了。
我认为最有力量最能打动人心的文字,并不是多么忧郁美的语言。而是平平淡淡的就像河水一样,开始是涓涓细流。然后慢慢的一个转弯,前面就是大海,波涛汹涌,势不可当。
所以。我建议作者,可以继续写他陪父亲变老的一些细节。让文章达到一个高潮。
比如。你可以这样写。在他住院的时候给他擦洗。给他擦洗身子。发现你心中曾经伟岸的父亲已经变得瘦骨嶙峋,你忍不住喉咙哽咽,你在为父亲剪指甲的时候发现父亲的指甲又老又硬。手上的皮老的像一块松树皮了。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你给父亲讲故事。然后他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打着呼噜。这样就呼应了你文章的开头小时候他给你讲故事。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轮回,也印证了你的题目,你陪她慢慢变老,这样文章就达到了一个高潮。
写完以后自己再读一遍,如果文章能把自己感动必定能感动读者。
03
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篇《童年回忆》。通篇读下来,作者零零碎碎回忆了很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做到了首尾呼应。
但是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个人感觉通篇口语化太多了,比如。就会就来,然后就。一小段里面有五六个这样的词语,我。
刚刚接了一小段,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个截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5837784/64d4d818d85adb18.png)
所以在这一块的话呢,我建议再斟酌一下。文章一定要书面化,特别是除非是特别要求的对话,需要口语外。一定要书面化这一点写完以后要再检查一下。
第二点呢,既然是回忆童年,那么一定是有几件,特别。让你难忘的事情和故事,记住一定是故事。
我突然想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以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曲生活的回忆性的散文,这篇散文的话好像还是我们初中语文的教材,现在估计没有了。他写百草园。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然后讲了一个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捉鸟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呢,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当我们要讲回忆和故事的时候,那一定要有故事。所谓的故事,要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作者回忆很多小事情,我建议可以挑几件值得你回忆的故事的片段。
然后再做细化,而不是一股脑儿的想租子租子一样一样的。打出来这件事情说一句那件事情所俩说两句这样达不到故事的效果,不会令人深刻的记住你的童年很特别。
04
接下来我跟大家一起看一下第三篇。《他照亮了我的人生,却用余生给别人温暖》,这篇讲述的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儿。暗恋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男孩儿。因为男孩的不断鼓励,使女孩不安于现状和平庸,有了追求的梦想的动力。同时他后来确实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可最后当女孩有人觉得自己有资格来表达爱的时候。男孩有女朋友了。而且最后还结婚了,那女孩其实心里是很痛苦的,这篇文章通篇读下来,我认为在内容上是无可挑剔的。文治的文字的组织能力都不错,故事讲得也很精彩,有一种青春文学的感觉在里面。
但是我觉得文章的不妥的地方就是标题。我总觉得这个标题不是很适合可能我对文字有一点洁癖,它照亮了我的人生却用余生给别人温暖。
这个标题后半句却用余生给别人温暖。我的理解与生意词一般应用于年过半百的人,剩余的时光。或者经历过一些岁月的人,而这个暗恋男孩。才大学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所以以我认为这个词不太适合。
另外给别人温暖,感觉不适合文章的内容。比如说,如果说男孩跟另外一个女孩结婚就是给温暖。我感觉不恰当。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你和男孩之间的故事。这个男孩也就是新郎结婚时发表演讲那一段。其实这一段有些地方可以商检显得冗长和罗嗦。因为这一段并不是本文的中心思想,能说就说减。
关于换标题啊,我想了一下,看看这个合不合适,你的笑容曾照亮了一个情窦初开少女的灰暗,人生。我只是建议啊,如果作者想到更好的那也可以用。
最后一个呢,就是文章的排版。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现在基本上是手机阅读,所以。一个段落最长不要超过七行。本文很多的段落,差不多一整个手机屏幕。那作为读者的话,看得有点不是很,感觉很好,所以在这一块的话,我建议能够分段就多分一些段落。
04
好,我们来看一下,第四篇,《父亲节——忆小时候读书》。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在告诉读者。你是在写父亲,但是呢。我读完以后作为一个读者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把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大篇幅讲作者小时候读书。但是又没有将作者与父亲之间发生的。关于读书的一些故事和互动性的情节。更多地描绘出来。
另外文章的结尾讲父亲遭受了很多苦。可是文章内容里面没有一个片段有提到父亲。他为子女或者说为了生活受苦的一些片段。
如果就像作者。开头和结尾想表达就是说想为父亲写点什么,那你提到父亲十八岁就开始独立生活。那么它中间经历了什么呢,吃了哪些苦。都可以取一个故事,两个故事来说。最后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讲了父亲中风了。其实这也就是一个故事可以展开来详细的描述。
在写父亲,最具有代表性的,可能大家都知道。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我再给大家回忆一遍。
他其中有一个片段是非常经典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呱。生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产生下去上不大,那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说。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情显出很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想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这个形象就马上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来了。
我认为写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把人物形象给呈现出来。这样的话让人就读完以后就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只是平平淡淡的说了一句话,一笔带过,可能就印象不深刻也不也讲不出来,你这个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05
那我看第五篇《又是一年高考出分季》。这篇文章呢,我读完以后的感觉就是。作者想发表一下小感慨。如果是初学写作,四海和感慨,我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好文章是需要慢慢修改和不断的练习。
这篇文章的话要在上升一个台阶,我就提几点,我的看法。第一个开头,第一句,我感觉有点秃了,作者可能想来一个开门见山的写法。
但是呢,没有告诉大家什么事情几家欢喜几家愁。所以。我的建议是直接把标题开头的把标题的这一句话直接放在第一季,又是一年高考季艺术又是一年高考出分系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个恶劣为本文的第一段。
第二个呢,作者回忆六年前高考等待分数的情景,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可以选取几个小故事。
比如说他在做暑假工。然后在基层干苦力,活的时候,一些同事和作者的一些对话。然后这些对话自己了,坐着作者。另外一个就是他的同学考起了好的大学,然后很兴奋,在这个对话过程过程当中呢,作者的内心是怎样的一个心理活动呢,另外作者他迟迟不敢去。他分数他又有一个怎样的一个心理活动呢,这些可以把它描述出来。
然后当这个作者查到了分数之后的挣扎,因为他没考好吗,落榜了,当初的心理挣扎和痛苦。这个环节可以,详细的再描写一下。需要一些心理活动和故事的情节。不是单纯的平铺直叙,泛泛而谈,等一些系数。
第三点呢,作者,因为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后来去了一个可能是他觉得不太好的学校。在结尾这一块呢,我建议需要在提升一下。
比如说。他去了一个恩不是太理想的学校之后。做了什么努力呢,然后获得了什么成绩,后来的工作又如何了,她在工工作的时候。又做了怎样来改变自己,人生的一些事情。因为毕竟已经六年了肯定已经出来工作了,工作以后的竞争是否比高考更猛烈呢。
关于前段时间高考我自己也写了一篇。对高考这个事情的一个小感慨,我可以发出来,然后可以对比下一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