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最近的一期课程,邀请了知名作家郝景芳进行创意主题的分享,下面是听课后的一些思考启发,希望对同样需要提升创意的你有启发。
创意创新型人才一直的地位一直很高,但未来会更加重要。
一、创意型人才
因为即将爆发的人工智能革命,会对现有的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带来的就业竞争加剧。
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学习和创新能力,用创新对抗创新,用变化应对变化。
二、创意五项核心方法
郝景芳老师提到了一种提升创意的方法论,包含五部分:
自知、共情、规划、品味、技艺
自知:对于自己深入了解
共情:和对方产生共鸣
规划:顶层思考、逻辑推演、系统架构、全局思维
品味:细腻的感受、优质的审美、独特趣味
技艺:学习能力,创意的执行落地能力
这几项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一个互有联系, 形成一个整体。
自知和共情串联了自我和外界,规划和品味串联了左脑和右脑,技艺连接上面四部分,进行落地探索。
通过五部分的联动可以实现创意从产生到规划,再到落地执行,以及产生持续的创意。
三、我的情况和计划
接下来我对自己在这里方面的情况以五分满分进行打分,同时说明接下来的规划。
1、自知
评分:4.5分
我自认对自己的内察还是很频繁,同时比较深入,比较个人化所以这里不展开。
关键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于,在自知的情况下,接纳真实的完整的不完美的自己,承认自己不行,这需要勇气,也很痛苦。
2、共情
评分:4分
共情的前提是要提升同理心,先尽可能的进入对方的处境和心境,然后找到切入点,产生共情。
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于,同理心到共情的跨越,我是有较强的同理心态,但没有
3、规划
评分:3.5分
这部分是属于很弱的部分,和下面的品味这一项一起打了3.5分,下面的品味一致,作为最弱的两项,仅仅考虑自己的情面没有打更低,其实实际应该更低一些。
老师给规划的定义是涵盖了顶层思考、逻辑推演、系统架构、全局思维。
这部分是我们普遍缺乏的。
对于我而言这部分提升规划分为三步。
1)补充理论
理论这部分又分为三部分,一个是逻辑相关的学习,第二个是系统思考方面的补充,第三个是思维模型的理论补充。
最快捷的方式是大量阅读,寻找逻辑相关书籍,最近读了《金字塔原理》和《逻辑思考只要五部》还只是简单的逻辑入门书,后面需要寻找经典的书去阅读;
系统思考方面书籍,比如《系统之美》、《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实际上上面几本书也是有联系的。
而思维模型的学习除了阅读之外就是混沌大学了,里面有丰富的思维模型库和学习方法。
2)落地实践
学到还要做到才能得到,学习的理论需要刻意的去寻找场景练习。
关于思维模型混沌有一套模型,即模型是什么,有什么经典案例,你的应用实践,思维模型的应用边界。一般经过这几步的不断刻意练习,一个思维模型可以初步的理解应用。
3)总结优化
有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然后就是不断的归纳总结,复盘优化,抽离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型。
4、品味
评分:3.5分
关于品味这块,我一向自诩为钢铁直男,所以可想而知,是和规划并列很弱的部分,甚至归为最弱也不过分。
而品味反而是创意的最重要来源,品味的提升主要来自于艺术。
仔细想了一下从初中毕业结束之后就再没有关于美术、音乐、书法的相关指导了,如果没有真实的兴趣,相信大部分人这部分都是稍弱的。
对于自己的提升,我想有两部分。
1)保持好奇心
拥有好奇心,才可以不断的去发现艺术的美,不断的去体验新的艺术形式。
2)多实践体验,培养爱好
最近,我不断的在参加各类艺术相关新事物的体验,包括演唱会、画展、音乐会、书法展、话剧、传统戏曲等等,一方面开眼界,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培养一个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进去。
目前比较感兴趣的是摄影和音乐相关。
5、技艺
评分:4分
技艺这部分即真正的落地实践,对自己的话自认为一般的执行能力还是可以。
需要提升的两个地方:
1)系统的执行能力 ,避免陷入细节
2)克服拖延症,即高效执行
以上,是关于创意五部分的自我思考和规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