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所城市高中学校需要一名语文老师,城里的同学找到我,希望能去,只要我们校长同意,我就可以走。身处农村多年的我顿时喜出望外,进入城市是我多年所想,无奈一直没有门路,这次机遇,让自己感觉命运转折的机会来了,抱着很大的希望,甚至从来不会送礼的我,给校长送了礼,是怀着极大的信心去的,四窜就校长热情招待,但是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我很恼火,对这位校长几乎恨之入骨。
这让自己对于教育的热情大减,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因为自己发现,在这个公办的体制的农村学校,干得多和干得少一个样,成绩好和成绩差一个样,自己的辛苦付出,似乎并没有被人看见,不善于和领导搞好关系成为自己的硬伤,在职称评定方面,处处被排挤,即使自己年年带着学校的窗口年级,成绩还不错,可是职称评定始终无望。
对于这样的学校,这样的领导,自己是失望的;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深刻地感到前途是渺茫的。这样的环境,对于自己,是一种煎熬。但是自己又没有走出去的能力,在这个偏僻的乡村,我无望的认为,我可能要在这里度过我平淡而乏味的一生。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对于未来充满了恐惧,这样糟糕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呀!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李镇西老师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后一课》的预告微信,我是零散的读过李老师的书,对于他的教育方法时有所耳闻的,对于他的教育理念是认同的,对于它人生中的最后一课,我是充满好奇的。后来直播间,我看到他和自己多年前的学生济济一堂,李老师拿出发黄的作文本、同学的检讨书,重新上了阅读课《一碗阳春面》,那些已经长成大人的的学生,失去了青春的模样,可是依然那样崇拜着自己的老师,他们师生同唱班歌,合身依然嘹亮……这一切,和谐美好,回味无穷,让人羡慕。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到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也是我需要追求的目标。
那一年暑假,我乘车从陕西来到四川,参加李老师的新书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我又看到了他的那一群学生,有成功的起源领导者,高考落榜,但是生活幸福的普通人,有创业不顺,依然坚强的执着者;还有出国定居的异乡人,他们仍然为着多年前教育往事而感动,而流泪。这又一次震撼着自己。买了李老师的新版《爱心与教育》,重新翻看,依然感动的流泪。这是一个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这是一个有思想老师,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榜样,我深刻地感到了力量的召唤。
这一年暑假,我结束了多年的观望,写了自己的个人阅读史,毅然加入新网师,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新网师成员,开始了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后来参加新网师共读,不管是在太原,还是成都,每次见到李老师,总给人一巨大的力量,给人心灵的鼓舞。
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这段经历,自己逐渐开始对于教育有了自己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是突破局限,重新对于教育的定义,是打破思维认识误区,是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
1、榜样的感召。
这次自己拽额突破的一大问题是自己受到了里庄西老师教育故事的吸引,看到了教育本来应该的有的美好样子,就像丑小鸭看到了小天鹅,这种榜样的引领让自己看到了教师这也发展应该有的样子,这就把自己的目光从狭小的天地转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这时候,重新再看自己的天地,变得如此狭小。而这来自于自己的走出农村小天地,以及随之而来的思维观念的改变,以及被榜样力量的召唤。后来在聆听李老师讲座的过程,也听到了李老师发展中被人误解排挤的故事,这让自己有了深刻认同感。后来在新网师,更是看到了身边学习的榜样,这都深刻地刺激着自己不断努力学习。
2、打破原有认知。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极大,环境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束缚人,尤其是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更让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浅薄。见惯了农村老师的不读书,不研究教育,自己也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一位这就是教育本来的样子。这样没有对于教育深入研究的教学,是被动的,是低效的,是落后的。农村小圈子里对于职称的过分看重,争名夺利,目光短浅,而对于分数的过分执着,自己也患得患失,都给自己的发展戴上了教育的紧箍咒,长期放不开手脚。这种最初看到的东西成为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这种对于教育的简单认知,让自己也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摸爬滚打,不能真正地看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蔗渣对于教育的单一表征,严重制约着自己的专业发展,而要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必须打破这种封闭的环境。
3、对于教育的整体表征能力增强。
当自己走出乡村,进入新网师,与各地伙伴携手学习,奔走各地,见到更多的教育人,尤其是接触优秀的教育专家,让自己看到了教育美好的样子,这对于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巨大颠覆。这种认知的改变,使自己对于教育,对于职业发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地界定和思考,看到了教育应该有的样子,虽然自己还离得很远,但是方向对了,就会少走弯路。教育不仅是为了评职称,不仅是获得工资,她还是我的安身立命的事业,我要在此获得认同、获得成长、获得滋养,来不断完善自我生命的提升。当我的对教育有了重新认识后,就不太在乎职称,也不太在乎领导对我的评价,这样,反而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可是在这种享受的工作中,却有意外的惊喜,几年后,一个比较公正的校长来了之后,看到了我的付出,获得了肯定,我的职称也得到解决。至于到是否到城里去,我也放弃了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