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9796/225dc67c4440e2cc.jpg)
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在王公贵族的见证下,内务大臣文庆将“正大光明”牌匾后的立储诏书取了下来。刚打开一看,文庆的面色立马一变,但随即又恢复如初。大臣们翘首以盼,静静等待历史性的一刻。
只听文庆开始宣读:“皇六子奕䜣,德才兼备……”此言一出,殿下大臣纷纷传出惊呼,站在一旁的六皇子奕䜣听了,内心开始止不住地狂喜。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夺嫡之争,自己终于要得偿所愿了!
但很快,他的笑容就凝固了。文庆继续宣读道:“皇六子奕䜣,德才兼备,当为大清臂助,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
随着文庆声音的戛然而止,大清第九任皇帝的归属尘埃落定!随后立储诏书被送到大臣手上检查,经汉满蒙三文对照,准确无误。那一刻,大臣们朝着奕詝涌去,簇拥着他登上了皇帝之位,并行三拜九叩之礼。
奕詝面无喜色地坐在皇位上,目光四处寻找六弟奕䜣的身影,但不知什么时候,奕䜣已经悄悄离去了……
此时的奕䜣失魂落魄般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着立储诏书,他知道,后面的话看似是对王公大臣所说,其实都是冲着他的,无非是要他当好一个亲王,安心辅佐奕詝,不要再有非分之想。
奕䜣苦笑着一路到家,他的老师卓秉恬见他这样,便知道奕䜣与皇位无缘了,便上前安慰。奕䜣想了很久,依旧不服气:“我哪点比不过四哥?父皇当初不是最疼爱我吗?为何我不能继承大位!”
卓秉恬闻言长叹,直接跪下道:“殿下没能继承大位,是我智不如人,愧对殿下!”奕䜣大惊,赶忙去扶:“老师,这是哪里的话。”但无论奕䜣说什么,卓秉恬也不肯起身。
卓秉恬为什么如此自责呢?这是因为在这场夺嫡之争中,他被智商压制了……
时间回到1846年,垂垂老矣的道光皇帝开始郑重思考太子的人选。他虽有九个儿子,但前三子已病逝,后三子还不满6岁,只有四子奕詝、五子奕誴和六子奕䜣符合条件。而奕誴又不讨他喜欢,被过继给了一位亲王,自动丧失了竞争资格。
最终,道光皇帝把希望放在奕詝奕䜣身上,给他俩找来一批大儒,让他们自己选择老师学习。慎重斟酌后,奕詝选择了名气不大但出身书香世家的杜受田,奕䜣则选择了大名鼎鼎的体仁阁大学士卓秉恬。
卓秉恬被奕䜣选中后非常高兴,因为谁都知道道光更偏宠奕䜣,而奕䜣能力又强,将来大概率会继承皇位。所以他一来就告诉奕䜣:“你要完全展露你的能力,将四皇子比下去,你继承皇位就稳了!”
奕䜣深以为然,不仅他,四皇子奕詝也这么认为,并为此忧心忡忡。不过老师杜受田却一副胸有成竹告诉他:“不用担心,只要你照我说的做,储位非你莫属。”奕詝将信将疑,但他也没主意,只能相信杜受田。
很快,道光的考验来了。第二年春天,道光命令皇子们陪他到南苑围猎。奕詝奕䜣都清楚其中的重要性,与老师商量之后,做足了准备。
在围猎中,奕䜣策马奔腾,左冲右突,百发百中,很快捕获了大量猎物,高兴之余,还即兴赋诗一首,充分展现了自己文武双全的优点。再看奕詝,他却站在原地,一句话也不说,一支箭也不射。
原来,老师杜受田叮嘱他:“你的骑射能力远不如奕䜣,没必要与他比试,到时候你不要动就行了。如果皇帝问起,你就说,春天正是鸟兽孕育的时候,杀生会有伤天和,而且也不愿意与兄弟争一日之长短。”
奕詝谨记于心,果然最后道光问他为什么一个猎物也没打到,奕詝照杜受田的话回复,道光听完龙颜大悦道:“这是仁君才能说出的话啊!”就这样,奕詝在杜受田的“藏拙示仁”的策略下,先下一城。
不久后,第二次考验到来,道光身体抱恙,决定召见两位皇子,对他们测试一番,看看进步如何。两位老师都猜到了道光的用意,但给出的意见截然相反。
卓秉恬告诉奕䜣,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他的才能打动道光,并且还模拟道光可能问的问题,来演练一番。果然,道光见到奕䜣,提出了很多治国的问题。奕䜣早有准备,口齿伶俐,见解独到,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让道光笑着连连点头。
而杜受田认为奕詝的能力差奕䜣很远,根本比不过,所以要在道光提问的时候,要看准时机一直哭。果然后面道光问奕詝:“我驾崩后,你会怎么治理国家?”
奕詝闻言,直接趴在地上痛哭,道:“儿臣日夜对上苍祈祷,惟愿皇阿玛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万民之幸,儿臣之幸也。”他哭得撕心裂肺,让道光都不忍心了,直叹“此子仁孝”,心中对太子的人选也明了了。
杜受田洞察帝心,扬长避短,一招“藏拙示仁”,一招“藏拙示孝”,成功让奕詝扭转了不利的局面,最终成为咸丰皇帝,真可谓是大智慧。而卓秉恬疏忽大意,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自然会觉得愧对奕䜣了……(来源:历史如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