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收录于话题
#电影 1
#音效 1
你平时喜欢看电影吗?我和合伙人会每周一次电影之夜。下次看电影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尝试,把声音关掉,体验一下有声音和没有声音的区别,我相信体验肯定会很不同,而这种不同就是电影声音带来的。
而这些声音背后是一批电影声音工作者持续创造的结果,最近刚好看了一部纪录片《制作音效:电影声音的艺术》,专门介绍电影背后声音的制作过程,我觉得挺有意思和启发,通过本文分享于你,主要包括3个方面:
为什么电影需要声音?
电影中声音有哪三种类型?不同的声音如何组织起来,传递情感?
这些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启发?
1 为什么电影需要声音?
电影为什么需要声音?或者说声音在电影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部纪录片中采访了很多著名的导演和声音创作者,我影响比较深刻有三个: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 电影是个视听艺术,画面和声音一起才能传递信息。
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导演):声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一种情绪;
克里斯托弗.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及《盗梦空间》导演):你能通过声音感知到空间的规模。
《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头诺曼底登陆的片段,听到声音,立即会让你感到受一种紧张的情绪,通过士兵的视角,你只能看到有限的区域,但是其中的枪林弹雨的声音,可以让你感知到整个战场,而如果能在用全景声的方式播放,你能有更明显的感受。
2 电影中哪些声音?
电影中的声音有很多,你可能很容易想到任务的对话,或者一些音效,比如枪的声音等。这个记录片中,将电影中的声音分成了三类,分别是语音,音效和音乐。
2.1 语音(Voice)
语音通常指的是电影中人物的对话或独白,为了做出好的对白,常常要考虑三个方面:录音(Production recording),对话编辑(dialogue editing)和对白重置(ADR)。
在电影拍摄中,常常会发现有人举着麦克风,而且离人非常近,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录制人物的对白,为了降低环境声音,特备是风声的影响,常常还会加上风罩。
录制好的对白,有时还是会存在噪声,需要进行编辑,去掉其中的噪声,而有的时候,再编辑很难达到目的,甚至需要把演员请到声音工作室当中,重新配合着口型和当时的情感,重新录制。
2.2 音效(Sound effect)
除了对白外,第二类电影中常出现的声音是音效(sound effects),它可以分为三个子类:SFX、Foley和Ambience。
SFX是两个不同的简写:sound effects或者是special effects,但是因为前者和音效重复,所以我选择它表示的声音的“特效”,它和我们后面提到的Foley有些地方是相似的,我理解它更多指的是原来不存在,超出人们想象,但是被创造出来后,又觉得很适合的,最典型的如星球大战当绝地武士所使用的"光剑",以及战斗机在空中被进入的声音。
Foley也是音效,它更多指的是对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重现,有的地方也特指人在物体作用中产生的声音,最典型的如脚步声,抖动衣服的声音,激烈冲撞中骨头折断的声音,而这些都是后期加上去的,如果感兴趣,在我的视频公号“精进学思行”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Ambience指的是环境声音, 它在我们周围很常见,比如你在逛商场的时候,听到的电梯或空调系统运作的声音,你在公园散步时,听到的水声和鸟鸣,在电影中加入这些声音,能给你创造一种环境的真实感。
2.3 音乐(Music)
最后一种是音乐,它是电影当中最直接传递情感的部分。比如下面这段音乐,它是《角斗士》中的主题曲《Now we are free》,它的高潮部分让我感到主人翁干掉仇人后死去,和家人相聚的一种解脱和欢快。
Now We Are FreeHans Zimmer;Lisa Gerrard - 100 Greatest Film Themes
3 交响乐团
前面我们提到了三种类型的声音,如果想让它们更好传递情绪,需要进行组织,我认为主要有三种方式:时间,空间,混音。
3.1 时间
关于时间,最典型的就是画面和声音的匹配,以及煽情音乐出现的时机,比如脚步声要和动作是匹配的,人们说话要和口型是对应的。
精进学思行
声音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匹配性,其中包括时序一致以及对声音符合场景预期。
视频号
3.2 空间
第二是空间,刚开始,电影的声音都是单声道,也就是从屏幕背后一个扬声器中发出,后来电影人发现立体声更加能提升体验,而比较著名的还有Dolby的全景声(Dolby Atomos),前两天体验了一个音响公司的全景声方案,它播放了Dolby的一个宣传视频,的确很震撼,当你你闭上眼睛,你能感觉到雨水是从你的头上方滴落下来,而小鸟是从你的左边飞到右边。
3.3 混音
混音就是将前面的几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但是可以通过故意突出某一种声音来营造氛围,比如把脚步声做得很大,或者把一个人的呼吸声音做得很突出来营造紧张的气氛,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其实很难听到这么细微的声。
4 电影声音的启发
这个记录片对我有三点启发:汽车声音设计,更好观影,聆听真实。
4.1 汽车声音设计
因为我自己是在做汽车的声音设计,它和电影声音有个共同之处,就是通过声音传递情绪,甚至是品牌,比如我们会有自己的品牌Logo声,而行业中优秀的企业其实也在做这个。
比如在如何基于“声音基因学”进行电动车声音设计?中,我分享过BMW请汉斯.季默为他们创造未来电动车的声音,Taycan为了保持它的品牌特征,为纯电动车创造了模拟的声浪 Electric sport sound,这个不就是对应电影声音中的SFX吗?
在2019上海车展观感:两家声学公司对比(Arkamys VS Harman),我分享过 Arkamys创造的3D报警音(3D alert sound),我在19年车展上听过实车的演示,的确挺有意思,比如它做出了声场的移动感来提醒不同方位其它车辆和自己的距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声音的"掩蔽效应"来掩盖一些很难消除的噪声,以后有空和你分享这个部分。
4.2 更好观影
我在写这个文章的过程中,和父亲一起去看了一下《金刚川》,我刻意关注了这部电影中的声音,特别是其中的环境声以及战争中的声音,让我印象深刻,当然我也发现其中有些脚步声和动作有时不是很匹配,其实你在观影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去感知前面提到的几种类型的声音,提高你的观影体验。
4.3 聆听真实
电影的声音毕竟是制造的,有时甚至为了营造氛围而“欺骗”你的耳朵,但是对于听觉正常的人,我们天然生活在一个真实的,如果你留心你周围的环境,你会发现有丰富的声音,比如我在星巴克当中听到的下面的这些声音,里面有冲制咖啡的声音,有背景音乐,还能听到人们的对话,这俨然是真实的电影,就在此刻,你也可以感受一下自己周围的声音,你听到什么?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参考听,你在Hearing,还是Listening?
星巴克.m4a来自精进学思行00:0001:35
总结
电影中的声音可以分为三类:语音、音效和音乐。通过时间、空间和混音三个方面的组织,让声音和影像配合,可以传递信息和情绪,而电影声音别后的故事,也可以启发我们更好观影和聆听真实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