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峋得清冷而倨傲,这是他在她心中的形象。他就是文学巨人,鲁迅。她就是其妻——朱安,她一生尊他为大先生。受父母之命,成为夫妻,洞房花烛夜,彼此漠然,岂不知,这一沉默,就是一辈子。鲁迅著书颇多,《呐喊》《彷徨》《二心集》等等,名副其实的文学巨匠。
身为他的妻子,该是骄傲的。而她却守着有名无份的婚姻,枯了年华。一个无知识的小脚女人在那新旧更替的时代,无所适从。她嫁夫从夫,依附于夫。一生在翻天覆地的历史洪流中支离破碎。日子满是干枯味道,人生处处是荒凉。
每次迁居都给她希望,以为可以靠近温暖,然而从未从先生那里得到哪怕一刹那的温存。阳光是凉的。最温暖的夫妻情只不过是先生愿把她的卧室作为书房。这是她悉心照料肺病严重的先生而得到的一点可怜动心。忍负和牺牲终究没换来先生的一怀柔情。一腔深情,一桩悲剧。这样一位身赫显耀的大文豪使得多少有知识、文化的女青年芳心萌动,不得而知,但就那么一位女儿辈的学生——许广平,敢在那样的时代女追男!先生是铁骨铮铮的柔情男人,怎么经得住这样的进攻?最后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大先生投入别人的温柔乡。
过往的岁月,只让她痛彻感悟:冷,彻骨的冷。1936年深秋,上天连一厢情愿的爱恋自由都收回,大先生走了,阴阳两隔,没个盼头。许广平怀着对失败者的同情,不屑的接济她,余生,更是在凄风冷雨中度日。日子实在是无以为继,她准备把大先生的作品变卖些钱来维持生活,结果许许多多的人站出来极力地反对,因为大先生的遗物是需要保存的。“我也是大先生的遗物,谁来保存我呀?”这样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的小脚女人终于从心底大声呐喊出一句反抗现实的话来。大先生本愿意把她当作父母送的礼物好好收藏,没想到结果还不如一件大先生的遗物。
封建社会思想害人不浅啊!这人啊,怎么能逃脱社会大意识形态框架?鲁迅那样新派的大人物不同样被束缚吗?面对啼笑皆非的婚姻,他当时无论作何种选择,也许都是残忍的、错误的。他为广大妇女自由解放呐喊,而面对朱安,他彷徨了,并且最终二心了。这不是对那个时代的讽刺吗?封建社会的女人是多悲哀啊!人类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息,但解放女性这一举措的步子实在太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