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你相信,孩子能听懂,不要因为你认为孩子听不懂,而给孩子的英语启蒙设置认为的障碍——你我都知道,这就好比冬天要不要穿秋裤,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是一个道理。3岁英语启蒙的孩子应该使用浸入式的方式,在全英文环境下习得英文。这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在咿呀学语之时,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外语”。美国的婴儿听到的英语,中国的婴儿听到的汉语,日本的婴儿听到的日语,每一种语言都是成为了孩子的母语,但是在没能够赋予语言含义的时候,初学的时候,都是外语。
语言,说白了就是一系列承载了某种含义的、高低起伏的声音符号。既然婴儿学母语的时候,并没有另外一种语言作为中介物,“此情即此景,所见即所得”就是原则和方法,为什么3岁英语启蒙的时候,反倒需要母语作为中介物了呢?孩子不需要母语作为中介物。
第二,孩子不需要听懂每一个英文词汇,孩子需要的是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上下文的含义。“此情即此景,所见即所得”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词汇,孩子都是在同一时刻理解的,这种赋予词汇含义的理解过程,有先后顺序。比如,老师拿着一个鲨鱼的毛绒玩具跟孩子说:Shark, this is a shark. 孩子最先理解的词一定是“shark”,尚不理解的部分是“this is a”。但是,由于还有其它几个词汇,孩子会继续听到Crab, this is a crab. 以及Octopus,this is an octopus. 此时,“this is a”才会被孩子逐渐理解,而一时之间孩子是否能够区分“this is a”和“this is an”并不重要。
我们说得深入一点,之所以家长作为成年人,觉得理解等同于翻译,是受到了在中国流传了几十年的“语法翻译法”的流毒影响太深,认为如果不给孩子翻译,孩子就无法在语境中理解英文的含义——孩子不傻,他们3岁开始进行英语启蒙,当初如何理解母语的,就会用类似的方式理解中文。此时家长需要做的,反倒是不要给孩子捣乱,用自己“觉得”的错误认识,来干扰孩子的外语习得过程。
另外,在语言习得和学得的过程中,甚至是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过分在追求心中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是最终取得好的学习结果的大敌。越是英文学得不够好,越觉得背单词、背课文是最有确定性和安全感的方式,就会在错误的英文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