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战国》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完,觉得影片里的孙膑太傻了,他怎么就不相信庞涓会害他呢?让自己得了那样一个悲惨结局。
咱们暂且架空历史,只来分享这部电影的内容:
孙红雷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还是比较形象的刻画出来了孙膑的人物特点了。
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自知不如孙膑有才华,所以向魏王举荐孙膑,并邀请孙膑下山共谋大业。
孙膑在下山的路上正遇到齐国和魏国在齐国边城打仗,他看到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捡拾战场上的弩箭,就去保护一个叫狗子的小孩子,然后魏军将领得知他是孙膑,请求孙膑帮他突破齐国包围。
孙膑眼观天象,利用天狗食月的机会帮助魏军突围,并战胜了齐国军队,此事引起了齐魏两国将领的注意,庞涓得知是孙膑下山了,很高兴,决定把孙膑找到带到魏国,同时齐国的女将军田夕也在寻找孙膑。
就这样,齐国先魏国一步,把孙膑找到,齐国国君非常高兴,因为此事免去了边城之战的主帅田忌丢失边城的罪行。
后来召开河洛大会,诸王朝见周天子,为了解决齐魏两国的边城之争,周天子主张赛马定输赢。
庞涓害死了齐国的宝马缔卢,这样赛马齐国一定就会输了,魏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占据齐国边城了。
但是孙膑帮助齐国赢得了赛马的胜利,这更让庞涓嫉妒孙膑了,他虚情假意地欺骗孙膑跟他去魏国,齐王不想让庞涓带走孙膑,庞涓就用攻打齐都威胁齐王。
庞涓把孙膑带到魏国,魏王下令让孙膑背写鬼谷子传授给他却没有传给庞涓的兵法,孙膑写完了给魏王看,魏王看后,觉得孙膑写的是假兵法,庞涓也假装劝孙膑,说孙膑写的他都学过,孙膑说就是这些。
于是,魏王就下令处孙膑膑刑,让他永远都不要想离开魏国,除非写出真兵法来。这次孙膑彻底看清了魏王和庞涓的恶毒,他开始装疯,他们把孙膑关在马厩里。
后来田夕得到消息,来魏国营救孙膑,为了能成功逃离魏国,孙膑在田夕第一次救他时,他没有走,这样庞涓就相信孙膑真的疯了,然而孙膑用铁钩子刨开马厩,在田夕第二次营救时,自己从马厩的洞中爬出,藏在了庞涓的马车底下。
庞涓得知田夕救走了孙膑,就架着马车拼命追赶,追上了田夕的马车,却发现车里并不是孙膑。
此时田夕已经从孙膑给她的暗示里知道孙膑就在庞涓的马车上,于是她强行飞上庞涓的马车,让庞涓跟她一起回齐国。庞涓不得已跳下马车,田夕驾着马车飞驰进入齐国城门,停下马车后,孙膑从马车底下掉了下来。
庞涓远远看到孙膑,让士卒问孙膑是真疯还是假疯,田夕拿起孙膑的手,告诉庞涓,孙膑是没疯。
后来齐国国君拜孙膑为国师,在魏国攻打赵国时,孙膑献计“围魏救赵”,再后来庞涓刚愎自用,不停孙膑劝导,丧命马陵道。
历来圣人讲“兵者不祥之器”,发动战争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魏王、庞涓之类争强好战,他们不顾百姓疾苦,就是兵家大忌。
孙膑之所以能战胜他们,是因为孙膑有一颗正义的心,能不战则不站,“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不伤害百姓就能解决问题,就是最高级的兵法。
这一点,那些内心残暴的人是永远都做不到的,所以,最高级的兵法,他们也是永远也得不到的,即便兵法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都不识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