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柿子要挑软的捏——刘备夷陵之战前后的考量

柿子要挑软的捏——刘备夷陵之战前后的考量

作者: 子冬007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0:13 被阅读0次

导言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三国志·先主传)

公元221年,称帝不久的刘备,率领大军朝湖北进发,在夷陵附近与吴军遭遇。7个月后,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带领少数残兵回到白帝城。刘备为何不听从别人的劝阻,执意进攻东吴?久经战阵的刘备,为何会遭遇如此惨败?我们来看看夷陵之战前后发生了什么。

一、形势一片大好之下,阴沟里翻船——大意失荆州

寄居荆州时,刘备受人指点,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打动了诸葛亮。后者出手不凡,在还没有出山的情况下,就已经做出了天下三分前瞻性预测,为刘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后来事情的发展正如孔明的预料:刘备借了荆州,又在法正等人的帮助下,从刘璋手里面夺下了益州,三分天下有其一。

等到拿下汉中时,刘备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事业红红火火,时常喊的“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眼看着似乎有了希望。没曾想,最使他看重和信任的关二爷这里出现了问题,被东吴吕蒙偷了荆州。关羽这一疏忽大意,不但使自己父子二人丧命,还搭上了刘备在荆州的数万精兵,更使得北伐没了前出的支点,“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也成了空中楼阁。

二、刘备讨伐东吴时所想——柿子要捡软的捏

刘备的大半生,一直颠沛流离,时不时寄人篱下,从没长时间占领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且经常受到周边军阀的欺负。刘备在曹操手下吃过大亏,好几次兵败之后差点被抓。我猜测,这样的失败可能多少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在打曹操还是打东吴孙权这件事情上,他也有自己的考虑,鉴于几乎没有在曹操手里讨得好处的经历,他是不希望和曹魏开战的。

那打东吴怎么样?刘备应该从赤壁之战开始一直在观察吴军的实力。首先吴军人数不是很多,赤壁之战那样生死存亡的时刻,孙权只是派了5万多人,这一战的胜利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刘备不认为是吴兵比曹操的军队更具战斗力。赤壁之战后两军抢地盘,吴军就反应迟钝。后来东吴在和曹魏争合肥的时候,步兵被曹军死死压制,没有取得任何战绩,表现也没可取之处。加之周瑜、鲁肃已死,东吴失去了最优秀的将领,暂时看不出来有哪位吴将可以顶替周瑜、鲁肃的位置。

刘备这样一想,打东吴吧,你们杀了我兄弟是最好的借口。等我把你打趴下,再去北伐打曹操。

三、大江里的蛟龙——被小看了的孙权

孙权父子三人,一直经营江东之地。父亲孙坚参与中原军阀混战,不幸被黄祖射死;兄长孙策也是无敌猛将,威名为天下人所熟知;只有孙权默默无闻,包括曹操、刘备在内的大多数人,长时间忽视了他的存在。

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孙策的评价却是很高:“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也没有辜负兄长的期望,19岁时继位,迅速平定地方上的叛乱;拜张昭为师,重用周瑜、程普等老将,又礼贤下士,将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招揽过来,为东吴的稳定和兴盛奠定了基础。

孙权袭夺荆州,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时间准备才实施的。刘备诸葛亮能看出荆州的战略地位,孙权、曹操等人也看的出。如果让刘备长时间占据荆州等周边之地,民心归附,一旦两国关系交恶,刘备的水师居高临下,打起来顺风顺水,到时候东吴将非常被动。

四、失道寡助——刘备率领的是不义之师

首先,荆州本就是东吴借给刘备的,现在却耍赖不还,刘备从道义上站不住脚。加之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答应,还来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何况是一方霸主,孙权怎能咽下这口气?主辱臣死,在袭取荆州这件事情上,东吴的臣子也因此能团结一心。关羽的骄傲和短视,加速了自己的败亡。

其二,刘备急着称帝,前后对比之下,大失人心。旗号有时候是一支队伍的精神指引,刘备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收买人心,却忽然当了皇帝,这也太突然了吧?虽然当时汉献帝已经禅位给了曹丕,但人还没死,刘备这样急着上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全天下的汉朝遗民也会清醒过来,从而不再对蜀汉政权抱有幻想,不再支持刘备。

结语

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促使蜀汉急匆匆的向着衰亡迈进:关羽在门户都看不牢靠的情况下,大规模发动襄樊之战;刘备在汉献帝尚且在世的情况下,登基做了皇帝;又在局势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发兵讨伐东吴。刘备集团接二连三的失误,终于葬送了前期在一系列胜利中积攒的家底,实力变得孱弱不堪。

相关文章

  • 柿子要挑软的捏——刘备夷陵之战前后的考量

    导言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

  • 柿子要挑软的捏

    人性中总存在着一种劣根性。挑软柿子捏,捡容易的做,过舒服的生活。 曾听说有个单位有一位老黄牛。领导扎扎实实把此人一...

  • 夷陵之战的失败,到底是个人原因还是政治原因

    刘备后悔了吗?从夷陵之战,来看刘关张的真情。 三国时期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最大的败仗。蜀汉的名将,很多因此...

  • 夷陵之战,刘备错了吗?

    夷陵之战或许是刘备最正确的选择,或者说是唯一不是机会的机会。夷陵之战前,刘备的形势:1,荆州刚失,群情激愤(荆州是...

  • 对不起,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你拿捏的软柿子了

    我们常常会听到“柿子总要挑软的捏。”其实为什么柿子要捏软的呢?很简单,因为硬的他捏不动啊。所以我们就会说这些人欺软...

  • 柿子挑软的捏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重要 少了自己社里一团糟 我吼一声鸦雀无声 其他人说多少次也无动于衷 柿子还挑软的捏 何况是人 你...

  • 人生就像捏柿子

    人生就像捏柿子,但捏柿子是有技巧的。 战略上,要选硬柿子捏;战术上,要挑软柿子捏;现实中,要敢捏扁...

  • 夷陵之战时的刘备

    近日偶然与人谈及历史人物,说起刘备,大多认为刘备宽厚仁义、知人善任等等这些被认为这是刘备成功的基础。论及个人能力,...

  • 为什么说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最大的败笔?

    夷陵之战的发起,严重偏离了“隆中对”战略规划,以刘备身殒为标志的惨败结局,彻底断送了一统天下的梦想。 夷陵之战惨败...

  • 柿子专挑软的捏

    文/七月的碎碎念 现实中有些人就是专捏软柿子,他觉得你好欺负,就一直用软钉子戳你。 还什么话都让他给说了,声音又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柿子要挑软的捏——刘备夷陵之战前后的考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sk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