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遍纪实文学《三峡考古》,它揭示了另一类知识的积累的重要性,从而对三峡历史文化的演变有了少许的了解,也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特点有了个概略,如果有空做些更深层次的研究,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但是,虽然在我工作的周边也有书中所说的文物古迹,却不易进去观摩,这又是一种遗憾。不能进去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许是重在保护,象我等凡夫俗子只能望洋兴叹了。
半个月前,我去了趟当地的博物馆,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的匆匆一览而过,比其他城市普通博物馆突出的地方是入口处对各种古生物中灵长类动物的模型,逼真且灵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其他带有地域特点的对古文物的介绍与其他地方的都差不多。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书籍,看过一遍后,如果不能时习之,不久也会遗忘。只有少小时记忆的东西,才能深刻的印在脑子里。因此,不能不对某些重要典籍反复阅读,以达到能熟练运用。
近期,我也看了一遍《狂飙》全剧,但从头到尾感觉不到特出彩的地方。平淡的开头与仓促的收尾,中间戏份的偏颇,彰显的是什么呢?还不如去看《凡人修仙传》呢。
才读《老子》篇,又做《孙子》事,常温《夫子》语,口颂《佛子》经。莲花印八卦,芥子纳须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鸡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