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十一章。
片段1:
“关于‘成人状态’,你能再说说吗?”蛤蟆问。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苍鹭回答。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那么,是不是说,这个‘成人状态’比其他两个状态更重要?”
“并不是这样。”苍鹭答道,“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不过,我们可以说的是,‘成人状态’有它的特殊重要性。”
蛤蟆听得相当专注。
苍鹭继续说:“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思考:
原来我们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成人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
而且这三种状态不分谁最重要,只不过在儿童状态时,我们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无法冷静思考和观察自己的状态,在大人状态时,喜欢用父母的口吻来教育他人;
只有在成人状态时,理性的掌控情绪才能判断目前自己属于什么情况。
就比如说过完了一天,开始对自己做个总结,如果我们只在儿童状态时,可能就只知道开心与否,在大人状态时就注意到他人的行为,而在成人状态时,才知道自己一天经历了哪些事情,所遇之人交流的如何,自己是否有进步。
片段2:
“条件反射是什么?”蛤蟆问。
“条件反射是一种针对特定刺激物的自动反应。
你一定听说过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实验里的狗听到铃响就会流口水,因为他们学会了把铃声和喂食关联在一起。可怜的狗自从习惯了这个关联后便无法控制,变成了一种自动反应。”
接着,苍鹭说:“那么,蛤蟆,你这段时间的不快乐,该去怪谁?是谁让你情绪那么坏?”
蛤蟆停下来,开始思索。他心里隐约知道,自己正在偏离轨道,可他太激动了,停不下来,也不愿停。
“第一个要怪的就是老獾,然后是河鼠。
鼹鼠,多少也得怪。
我告诉过你,他们每一个都是怎么可怕地对待我的,当我从……”
他停了一下,“当我外出回来的时候。
然后你让我看到,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父母待我的方式让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我知道他们也许是无心的,可我还是得怪他们。
没别人了,我就是要怪他们。
“蛤蟆,你已经走到十字路口,没法儿再回头了。你要选哪条路?”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蛤蟆边擦眼泪边说,“你说得好像我得做什么选择似的,是吗?”
“是的,选择就是: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苍鹭答道。
“可你知道剩下的选择是什么,你想让我责怪自己。我不要。”蛤蟆气恼地说。
“这完全不是我要说的选项。
责怪是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做的事情,好像你最喜欢待在那个状态里。但一个处在‘成人自我状态’的人,可能会有怎样恰当的做法呢?”
蛤蟆试着让脑子转起来,可他心里满是矛盾的情绪,而他下意识地知道,自己正处在自我探索的重要时刻。“我不确定自己知不知道。”他说。
“相比责怪,负起责任听着如何?”
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蛤蟆终于平静地说:“我不确定是否懂你的意思,你是说,我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还包括你自己的情绪,这才是成年人会做的事情。毫无疑问,这很难,但相比于责怪别人,它还真有个天大的好处。”
“什么好处?”
“就是,你能开始对此行动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思考:
在这一段里,苍鹭告诉蛤蟆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起责任,不应该将引起不快乐的原因责怪在别人身上;
蛤蟆之前认为是他人导致自己不开心的,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理所应当的责怪他人;
可是再想一下,你手里有很多种情绪可供选择,我们可以不在意别人的说法这不就不会引起不愉快了吗、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屏蔽不良的消息带来的影响,明知道对自己有害无益那还为什么要深受其害呢、
其实能识别负面消息与正面消息就较为不易了,很多人都是一股脑儿的吸收信息,不管好的坏的都先听进去;
当我们有了坏情绪时也要先想想,真的是他人导致自己的坏情绪发生的吗、
坏情绪是否与自己所做的行为有关系呢、
就比如有的时候认为自己很倒霉,做事情总是不顺心,这时候如果有人刚好惹到自己了,你就会下意识的把原因怪在对方头上,心想如果不遇见他,这些倒霉事就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了。
其实倒不倒霉并不取决于遇到的人和事,当我们心怀阳光就会觉得所遇之事都是小菜一碟,自己一定能处理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