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作者: 蓝色的大眼睛 | 来源:发表于2022-05-01 22:26 被阅读0次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苍鹭在蛤蟆先生咨询的过程中,将我们的人生分为:儿童、成人、父母三个状态。

1、儿童自我状态。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2、父母自我状态。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挑剔自己。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用言行重复父母那里学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想方设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这套想法。甚至会将审判的矛头指向自己,进行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

3、成人自我状态。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能摆脱情绪化的控制,合理地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成人自我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状态,因为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只是在体验过去的情绪,在父母自我状态里,不是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所以这两种状态都不会学到东西。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怎样,关键在父母。”,成年人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童年学来的,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一生。

相关文章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苍鹭在蛤蟆先生咨询的过程中,将我们的人生分为:儿童、成人、父母三个状态。 1...

  • 读书笔记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我最有感悟的是第十一章...

  • 2021读书记007:童年里的深刻

    ——读《柳林风声》有感 读《柳林风声》是在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之后。也许有一种先入为主,对于蛤蟆先生...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本书类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治疗的书籍。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变好的...

  • 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罗伯特·戴博德(Rober...

  • 读书|关注自我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芋圆小阔爱说她读这本书时想到蛤蟆是一只瘌蛤蟆,瘌蛤蟆想吃天鹅肉嘛,我忍不住笑场啦...

  • 读书打卡

    今日所读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笔记输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的是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蛤蟆去看心理医生...

  • 2020-12-0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2020-11-3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明白了教学中的困惑

    最近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对我感触很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主要是讲蛤蟆先生得了抑郁症,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zp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