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愿意慢下来,我们会错过许多东西。“有得有失”这个说法在选择生活节奏上同样成立。另外,有些事情可以重来,有些却不可以。譬如,出生后我们无法选择亲生父母,但却可以选择再一次成长。而再一次的成长则需要我们慢下来,向自己靠拢,从自己的人格结构中重塑,成为一个拥有成人人格的人。
如果不能慢下来,一切的自我成长都不可能实现。同样的,如果不能慢下来《二次成长:成人人格修补手册》(以下简称《二次成长》)这本书也不可能诞生。《二次成长》的作者在近10年的心理学科普工作期间,先后拒绝了陆续约书的编辑,就是不想自己的书变成快餐。直到一位愿意善待书籍的编辑,才了了作者希望帮助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的愿望。
像大脑可塑一样,我们的人格也是可塑的,这为我们第二次的成长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次成长》中作者把成长分为5大阶段,运用19个方法工具箱,通过弥补17种心理缺失,让每一个人都拥有成长为完整人格的能力和途径。
很多时候,我们心理缺失的是理想的父母,而不是自我。重塑自我意味着自己充当了一次自己的父母,用理想中父母的样子对待自己、呵护自己,宽容并支持自己的每一次试错。唯如此,童年期那些没来得及成长的部分,才会在成年后继续获得成长。
想要获得人格重塑,除了上面说过要给自己时间,并有耐心,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和自我厌恶感相处。在情况变好之前,一般都要忍受情况变得更糟的状况,在自我人格重塑中也不例外。不能和自我厌恶感相处,变好就不会实现。
从最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开始,在阅读《二次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这个问题的源头,和它逐渐演变的轨迹,以及如何持续影响生活的各级层面。从印象最深刻的章节切入,重点练习该章节提供的方法,这本书就会像解开谜题般,带你穿越时光找回曾经缺失的存在,重新认识和理解自己,通过找到和接纳自己,最终相信自己。
当你信任自己,便是完成了自我重塑的信号。但愿像作者希望的,这本书成为陪伴在身边的一个朋友,在需要的时候安慰你,给予你方向,陪你实现二次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