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连续当了十年的语文课代表,这便与写作,或者文学,又或者诗歌结缘了。
从一开始写叙事作文,写我的梦想,写最难忘的事,写春游,写周记,隔三差五开始写写日记最后都不知所终。
我记得那些日记都有漂亮的封面,每次开端都郑重地在扉页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晴转多云,有微风。我还在高三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友在本子上写上1026,我问他何故,答曰是第一千零二十六篇日记,忽又想起我高一时有一带密码的精致笔记本,现在不知道在家里哪个书柜里吃灰,徒留钦佩。
从鹅鹅鹅开始学到蜀道难,再从桃花源读到岳阳楼记,从一开始的堆砌词藻强说少年愁,到后来感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最近看到一个话题『有哪些你看了就觉得一辈子也写不出来的句子』,清一色提《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再读,竟然很多字都不认识了。
大学习工科之后,与文学渐行渐远渐无书,回想起那年文理分班的光景,空留下春风得意指点江山的青涩,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分手的十字路口。
有一年在老家有一个抽屉里,翻到了很多初中时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书信纸条,保存完好,那时候尚可以谈梦想,诉衷肠,许多年以后此情此景,还可以拿王勃的诗来应: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去年时,许久不曾联系的一个高中同学Q我,既不是结婚也不是安利,她说“嘿,你猜我找到了什么东西?”,我猜不出,她发来一张图片说“是你那时写的一首诗”。那是高二转班级时,我写了一首赠别诗给她,那是一个并不会感觉矫揉造作的时候。回望岁月,高中那时候是一个文学水平的人生巅峰了,既不像小学时候缺乏太多与世界的联系,只知道月亮走我也走,也不像工作以后很快被现实的大染坊涂装成社会的模样,正是有情有义有才华的窗口。
今年开春的时候,我说我写了两句诗给念念看:
春天是什么味道
柳叶皮 桃花馅儿
蘸着烟雨 拌点香槐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45935/ebe42944eb5c3c26.jpg)
念念说,就这?我还以为是七言绝句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