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设计】 9 木兰诗

【教学设计】 9 木兰诗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16:00 被阅读0次

【教学设计】

9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掌握详略得当的好处。

2.分析课文内容,掌握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

重点:人物形象、品质

难点: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利用“预习”,导入新课

预习

O 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熟悉这首民歌讲述的故事。

O 这首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学习时注意从这两方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个别读,纠音正字。(生提易读错的音,易写错的字)

2.齐读。

三、自读课文,读出层次

1.结合课文下面注释,自由出声朗读课文。

2.同桌或前后桌之间互译课文(一听一译),交流重点字词解释。

3.齐读,读出文章层次。

(1)简要陈述朗读理由:

故事起因:语气低沉;

故事发展:与父谈话:语气真诚;

替父出征:先快后慢;积极准备,离家思念

故事高潮:征战沙场:豪情满怀、壮怀激烈

          凯旋受封:自豪洒脱

故事结局:辞官还乡:激动亲切

(2)给各层次拟小标题

(3)再读诗歌,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诗歌,体会特色

1.范例:精读第四小节,从内容、字词、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多角度进行品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预设:

内容:表现了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

修辞:对偶、互文(语言凝练)

补充:互文:上下句或若干句,它们的意思是互相交错、兼顾、补充的,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些句子句与句之间,彼此交错,互相补充。

字词:“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就是军队、军事,由于这个含义,就有了“兵戎相见”这个成语,就是打战。“投笔从戎”,指的是文人不写文章了,去打战。“一身戎装”写的是军人穿的军服。“戎马生涯”指的是一辈子就是在打战里面过来的。“戎马倥偬”这一辈子就在战斗了,感觉忽然就过去了。“戎机”就是战争、战斗、军事。大家看,“戎”字很古老,但是并没有远离我们。

2.学以致用。学生自选段落,自选角度进行品析。

预设:

第2小节:一问一答表决心;复沓句;内容:孝敬父母,勇挑重任

第3小节:排比;女儿情怀;句式:“不闻......但闻.....”复沓句

第6小节:排比;动作描写

第7小节:比喻收尾、幽默

二、诵读诗歌,读出韵律

三、背诵诗歌

四、课堂小结。

2023.2.27

相关文章

  •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在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诗歌主题。 ...

  •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注意文章节奏的划分,以及文章修...

  • 聆听文字的声音——寻找木兰

    聆听文字的声音——寻找木兰 ——《木兰诗》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课时: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通过分析文...

  • 《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三课时)写作实践课

    木兰好榜样,孝心满怀荡。化作手中诗,陪伴日月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简述《木兰诗》故事梗概,由...

  • 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设计 背景介绍: (导读)诗歌背景,综合短评 积累四字词语 【学习任务】诗歌选段品析课 读——重要字...

  • 网课

    录卞主任评同仁网上上课。各位好:刚才听了王腾主任的一节《木兰诗》,效果很好! 第一,体现在教学设计科学。教者首先从...

  • 儿女情与英雄气的相得益彰——《木兰诗》微课设计 郭薇

    教学目标:准确概括木兰的具体形象。 教学重点:学习木兰形象的闪光点从而受到熏陶。 教学难点:多角度挖掘木兰形象的现...

  • ——苏轼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司艳平青春语文同质同人群文研究(18)——苏轼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千古一爱苏东坡 ——苏轼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群诗分析...

  • 9组对6组评价

    9组对6组评价 1. 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四个环节,体现了一个完整有序的教学设计。...

  • 学习袁莉莉老师《商山早行》的教学实录

    学习了袁莉莉老师《商山早行》的教学实录, 袁老师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给我很多启迪。一、紧扣诗眼“愁”字设计组织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 9 木兰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a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