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比特币比萨日给了我今天日更的灵感。


神秘的比特币之父——中本聪
如今,全世界持有比特币的人群已经超过数百万名,2016年9月下旬的某天,全球交易24万“枚”比特币,按照今天的比特币美元价格计算已经高达5600万美元。
数字货币如今已为全球各大银行争相研究,创造了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比特币的中本聪,也在2016年11月被提名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候选人。然而不管人们怎么对他进行人肉搜索,也不管比特币在现实世界里遭遇了什么,总之,神秘的中本聪在2010年以“中本聪"的身份在比特币社区露面后,他就彻底消失了。
世界上没有人能找到他。
中本聪和比特币
2008年11月1日,塞托西.中本聪在秘密讨论群“密码学邮件组”里发了个贴子:“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而且无须受信第三方的介入。”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同时他通过“挖太”得到50枚比特币。这50枚比特币产生的区块,就叫“创世区块”。
2009年1月12日,中本聪向密码学家哈尔.芬尼转了第一笔比特币的账,这是创世纪的举措,因为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交摆脱中心化金融机构的背书,完成的点对点交易。可以说,因为有了中本聪,所有有了比特币,所以区块链的技术被人们所重视起来。
中本聪的白皮书对区块链的阐述
从中本聪最初发表的只有九页纸的白皮书简介来看,基本上已经把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了。下面这仙话,摘录自中本聪白皮书译文的简介:
互联网上的贸易,几乎都需要借助金融机构作为可资信赖的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付信息。虽然这类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运作良好,但是这类系统仍然内生性地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的弱点。我们无法实现完全不可逆的交易,因为金融机构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出面协调争端。而金融中介的存在,也会增加交易的成本,并且限制了实际可行的最小交易规模,也限制了日常的小额支付交易。并且潜在的损失还在于,很多商品和服务本身是无法退货的,如果缺乏不可逆的支付手段,互联网的贸易就大大受限。因为有潜在的退款的可能,就需要交易双方拥有信任。商家也必须提防自己的客户,因此会向客户索取完全不必要的个人信息。而实际的商业行为中,一定比例的欺诈性客户也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相关损失视作销售费用 处理。而在使用物理现金的情况下,这些销售费用 和支付问题上的不确定性却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此时没有第三方信用中介的存在。所有,我们非常 需要这样一种电子支付系统,它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从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参与。杜绝回滚支付交易的可能,这样就可以保护特定的专家免于欺诈;而对想要保护买家的人来说,在此环境下设立通常的第三方提供机制也可谓轻松加愉快。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提出一种通过点对点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器来生成依照时间前后排列并加以记录的电子交易证明,从而解决双重支付问题。只要诚实的节点所控制的计算能力和总和,大于有合作关系的攻击者的计算能力和总和,该系统就是安全的
......
中本聪利用区块链制作出来的比特币
比特币正式产生于2009年1月3日,由中本聪设立第一个创世区块,票号慢0。创世区块开始时是“阶段1”,每个区块产生50个新的比特币。从2012年11月28日开始,编号为210000的区块产生,从此比特币的区块大步迈向“阶段二”,每个区块产生的新的比特币数量为25个。
从此以后,每210000个区块生产出来后,单位区域产生的比特币数量都会减半。从中本聪设定好的运算强度来看,大约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
比特币最终产量大约是2100万个。
以上内容节选自《区块链的逻辑》
现在比特币的流通量约在1600万枚,预计在2140年被挖完。随着大家对比特币的共识度越来越高,很多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比特币,2000万给全世界70亿人分,天呐,怎么分?未来的价值不可想像。
买了比特币我们该怎么存放也是一个问题,交易所不安全(丢币的事件频发),所以我在投的项目就出现了,全生态打造,安全存币,支付都可以实现,最关键的是,怎么吸引人来呢?所以为了吸引大家使用这个平台,在项目初期,每个月额外给你发放6-18%的收益。平台提供安全技术和市值管理,用户安安心心存币用币。
对我的平台感兴趣吗?那就多关注我吧。
据说关注我的并和我一起合作的都赚到了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