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第七十八章

道德经 第七十八章

作者: 制心一处_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06:2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③,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译文]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注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3、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易解】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叶曼先生讲《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现在讲《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这一章还是接着上一章,上一章老子说“天之道”跟“人之道”不同,“天之道”是“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很不公平的。我们细想想真就是这样。明天我就要靠靠这个了,你们举例说天知道怎么是损有余以补不足,人知道怎么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一章讲怎么样损损补补,取得它的平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道本来是平的,只是我们人欲非常自私,贪得无厌。一些人因为自私自利,依仗权势,强取豪夺。你要强取要豪夺都得用刚强。而所谓刚强,老子说这是“死之徒”,柔弱才是“生之徒”。

    老子对于水非常的佩服,所以又拿水来引申柔弱之道,告诉我们强大者处下、柔弱者处上的道理。

    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最弱的是水。可是你要攻击打击天下最强的没有一个比它更厉害的了。

    老子重新申述水的德行。一滴水柔弱得不得了,可是《易经》里就说了,“天一生水”,先说水,其次才生火,其次才生木,其次才生金,其次才生土。中国的金、木、水、火、土叫五行,也代表五方,代表五色。它又相生,又相克。相生就是说土能够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又能生火。然后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中间,金、木、水、火、土四样都比水刚硬。可是你们想想,最柔弱的水能够灭火;在水里泡久了木头也就烂了;金属在水里弄久了,它就长锈了;土要遇见水的话,它就柔软了。这四样比它最

    强的,只要一遇见水全都坏了。连一小滴一小滴的水,一直滴下去,也能把石头滴穿,就是所谓“水滴石穿”。

    水什么东西它都能穿过,水能促成一些东西,没有水我们都活不了;但是水也能够伤害一切东西,山洪爆发的时候,水摧毁一切的本事就让我们感到特别恐怖。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道理,让船在顺利行驶的是它,一个浪头过来把船打翻了的也是它。至弱者至刚,就是这个道理。

    以其无以易之。

    注: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

    所以老子对于水,觉得它是真正了不起,对于世界上最坚强的东西,它用它的柔弱都可以克制住。“以其无以易之”,因为天下最柔最柔的东西是藏在天下至刚的东西里。天下至弱的东西其实就是天下最强的东西。所以水它能够把一个山给冲走,能够把铁磨细了,把大木头腐坏。

    我们常常说“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什么叫“浸润之谮”,说小话要来使坏,跟水滴似的,今天说一点,明天说一点,说得不轻不重,说久了别人就都信你的了。就像希特勒说的一个瞎话,说十遍,连自己都当真了。所以我们常说谣言是非有时候很可怕的。母亲那么了解曾参,但是人家听说有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人了,就跟曾母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母笑笑我的儿子不会杀人的。第二个人又来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母还不相信。到第三个人说他杀人了,曾母布也不织了,就跳墙逃走了。“肤受之诉”,他立刻就可以感受到伤害到他自己了。“诉”也是进谗言。要明白这一点,柔里头是至刚,弱里头是至强。

    我们给底下断断句,“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就是用水的柔弱,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代替它。更不用说水之德了,在山上可以浇农田,流到底下可以走船,我们一天没有它都不成。我们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我们一天不喝水就完了。所以水的功用、水的能力没有东西可以代替。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柔弱胜刚强,比刚强好,但是天下莫不知,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在历史上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是被外族野蛮人欺侮。我们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能像我们一样,有五千年的历史,绵延不断。我们要生存下去的话,深深体会到老子的这种说法,绝不来硬的,来软的。

    但是“莫能行”,从老子一直到我们世俗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以柔克刚的道理。但是我们常常骂人家,骂人家懦夫,说“你要有大丈夫气概”,“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么样”,“不可以这样,太懦弱了”等等。对于一个柔弱的人我们很轻视,有时候为争一口气,就肆意逞强。比如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这就是柔弱。我有大事情在后头,我为什么跟你流氓拼死,你让我从你胯下爬出去我就爬出去。能够这样的话,就是了解了我们不为物欲所引诱、不为刺激所激动的道理,这样才可以由柔弱慢慢的转为刚强。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我们私欲太重,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当你想这么做的时候,就需要逞刚强了。无论用公的、私的、明的、暗的,巧取豪夺,到了这个地步。“是以古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古时候的圣人他说所有国家的罪恶污垢都是自己承担,所有国家的不祥都是我来承担。所以古时候的君主自己称什么称孤,称寡,我是寡德之人,孤陋之人,不是生产之人。只要一有天灾,天子就下诏罪己,“万方有罪,罪在朕躬”,都是这样。所以圣人说国家的灾垢都由我来受,这才叫做“社稷主”。“受国不祥誓为天下王”,国家有任何灾难事情出来,都是我的事情,这就是天子。

    我们看看目前的政治人物们,无论天灾也好,人祸也好,从来都是推啊推啊,都是怪底下的人不好。所以我最反对崇祯皇帝临死的时候,“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你骂你的臣,谁用你的臣的,是你用的。他不说自己是受垢,自己是不祥,却怪是别人不好。这一比起来,差得多远。

    “正言若反”,“社稷主天下王”是一个国家里头至尊之贵的,但是国家的污垢他一个人接受,国家的不祥都是因为他一个人的罪恶。所以古时候有时候别看它怎么样混乱落后,君主至少有个责任感。我既然担当了这个重任,做了这件事情,就得负一切责任。所以会做领袖的,作为出了事情自己负责任,自己承认自己的错。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正言合道而反俗,俗以受垢為辱,受不祥為殃故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第七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ff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