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春三月忆纸鸢

作者: 子皿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20:41 被阅读385次

散文随笔&谈写作专题征文

图片来自网络

你已远去,但你一直都在;你已不在,但你未曾远去。——题记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子在书房里反复背诵这首诗,我的思绪也随着他口中的“纸鸢”缓缓飞上天空,飞向更遥远的地方。

忽然,一首熟悉的歌在耳畔悠悠响起:“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如今每逢春风暖,常念三月三,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和那小伙伴……”

这是母亲的声音,是哼唱,声调里有淡淡的忧伤。

每逢春天风筝满天时,出嫁后的我回家探望她就会听到她在唱这首歌。我不解,于是打趣她:“妈,什么时候学的歌,还挺时髦吗!比你原来唱的那首‘北风那个吹’好听多了。”

母亲听到我的问话,眼睛看着远处笑笑,没说什么。然后,那目光立刻就暗淡下来。

“妈妈,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吧?”母女连心,我能看透她的心。

“哦,没什么,看到你们兄妹三个过得好我就开心。”母亲仍是笑,“还有,我给你们的孩子们都做了风筝,吃完饭就去田里放吧!”

随母亲来到厢房,只见屋子里大大小小十几个风筝!有用报纸做的四角的,有用牛皮纸做的三角的,还有彩纸做的小动物的……

哦,风筝!多少童年的记忆!

儿时,我没买过风筝。邻居家的孩子每逢春天都会有好看的风筝飞向天空,那是她有钱的父亲给她买来的。母亲每每看到我们羡慕的眼神,常常会暗自神伤。

不记得哪年春天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一觉醒来,看到院子的树杈有一只美丽的风筝在摇摇欲坠,我惊喜不已,急忙央求妈妈摘下来给我。

母亲帮我摘下风筝,我举着没花钱得来的风筝高兴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并要求母亲给我找风筝线,再去田野里放。

“可它并不是我们的。”母亲说,声音低低的。母亲从我手中拿过风筝,仔细地看着这只大大的彩色蝴蝶,若有所思。

“咱们自己做一个风筝吧,这只不知道是哪一个孩子丢的,他肯定着急,如果听到有孩子找,我们还是还给人家吧!”母亲说。

还没到傍晚,这只美丽的蝴蝶就被街上的小伙伴领走了,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那个孩子是怎样知道我们捡到它的,但能肯定的是母亲从中起着作用。我没有不满,《乐羊子妻》中乐羊子妻用断机杼的方法教育乐羊子不能行路拾遗的故事早已熟烂于心,母亲已讲过数遍。

再次放学回来,吃罢晚饭,母亲找来牛皮纸、竹篾、剪子、丝线、用白面自制的糨糊等材料和工具开始给我们做风筝。

先用牛皮纸剪一个大大的正方形,对角线用竹篾撑好并用针线缝上固定,剪一些宽一点的报纸条,在牛皮纸的一角用浆糊粘好,四角就有了一个长长的尾巴。然后,在竹篾相交点系上一根足够长的线,线的另一端是要缠绕在线轴上的。

“妈妈,你知道风筝还叫纸鸢、风鸢吗?我们老师说的,有一首诗专门写小孩子放风筝呢,我给你背背: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哥哥边看母亲做风筝边背诗。

哥哥的诗刚刚背完,风筝就做好了。

看着母亲把我们的梦想亲手变成现实,我们兄妹欢呼雀跃起来,心里播下了一颗奇妙的种子,并在后来的日子里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举着母亲给我们做的风筝在田野奔跑,风筝在我们的手上越飞越高。我们不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而是成了别人家孩子羡慕的孩子,只因我们有一个会做风筝的母亲。

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母亲就是这样用行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们早早知道双手的力量有多大,能帮我们实现多少梦想。

以后每年春天,我们自制的风筝都会是天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筝也不重样,今年四角,明年三角,后年蝴蝶、金鱼……我们学会了做各种风筝,也同时成了小伙伴们的小老师,我教他们做风筝,和他们一起放风筝,风筝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的每一个春天。

“你们都大了,都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就像那风筝一样。”当我们不再放风筝,母亲的眼里喜忧各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多年后,我们兄妹都如母亲所愿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且各有司职,也转换了角色,或为人夫或为人妻,我们有了自己的家。院子里已经很少见到我们的踪影,陪伴母亲的只有老屋和那一只只风筝残骸。

“妈,你怎么做了这么多的风筝?”我惊讶于眼前的十几个风筝。

“春天来了,我看到天上小孩子们放的风筝,总会想起你们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我知道你们现在各自都忙,我想,就等你们的孩子长大了,我带着他们去放风筝。”母亲笑着拿起一只大蝴蝶给我看。

终于读懂了母亲眼里忧伤,听懂了母亲哀怨的歌声,那是思念,那是牵挂,那是爱啊!

俯首走过的万水千山,每每面对诱惑,每每遇到困难,每每手足无措,哪一次不是母亲的教育理念帮我们度过难关,走向更美好的一天呢?我们是风筝,母亲就是那个放风筝的人,无论我们飞得多高,飞得多远,永远也脱离不开她手中的线啊!

如今,母亲已不在,但她却一直都在。

“妈妈,明天带我去放风筝吧!你看这风筝飞得多高!”儿子说。

我的思绪被拉到眼前,儿子拿着书,手指指着书上的一只大风筝让我看。

“好啊,我们自己做风筝好不好?”我问儿子。

“你会做风筝?太好了!也教我吧!”儿子高兴得跳了起来。

抬头窗外,各种风筝已经飞满天。


相关文章

  • 春‖三春三月忆纸鸢

    散文随笔&谈写作专题征文 你已远去,但你一直都在;你已不在,但你未曾远去。——题记 村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

  • 爱你的第二十九天

    文/拾伤青年 三春三月

  • 布谷声声催人醒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 春的雅称

    春的雅称 三春: 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诗中的四季雅称

    春季 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

  • 题图诗 美人醉

    白衣仙女何事恼? 捧酒孤酌在溪边。 无须三春悲画扇, 应趁东风放纸鸢。

  • 采桑子.三春三月今重见

    采桑子.三春三月今重见 三春三月今重见,暮雨潇潇。前路迢迢。月黑风高浊浪高。 时光醉了人间景,熟了樱桃。绿了芭蕉。...

  • 诗仙FDAⅡ宣城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 春的雅称

    三春: 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班固《终南...

  • 《三月》

    《三月》 一尾纸鸢,斜入旧枝。 二三麻雀,不问春迟。

网友评论

  • 竹休先生:题记大家都理解,但是总觉得别扭些,特虚心请教悠悠,是否改一下更好:你已远去,但你一直都在;你已不在,但你未曾远去!或者其他的?
    子皿悠悠:@竹休先生 好啊,谢谢你!
    竹休先生:谢谢能得到您的采纳,其实这个题记是我建议给您的两个选择,如果合并为一个觉得可以那就这样吧,希望以后能多多看您的文章向你学习,不嫌弃的话一起交流!
    子皿悠悠:@竹休先生 谢谢你的建议,真好,我去改🌹🌹🌹
  • 关土:爱是传家宝!
  • 一浅疏影:好幸福的童年。
    子皿悠悠:@一浅疏影 谢谢你的鼓励!
  • 女钢铁侠:很感动。
  • 梅胜雪:浓浓的亲情好感人!
    子皿悠悠:@梅胜雪 谢谢妹妹鼓励!🌹🌹🌹
  • 步绾:情真意切好文章!写春,不一定要写美景。
    子皿悠悠:@步绾 写景的文章需要语言优美,我脑子里没有好词,我就写了回忆故事😂😂😂绕开自己的短板😀😀😀
  • 陌上红裙:今天,在野外放风筝,忽然想起妹妹的这篇美文,再回看,仿佛真的回到了从前🤗
    子皿悠悠:@陌上红裙 老顽童,放风筝去了😂😂😂
  • 南贝叶:我们每个人都有小时候放纸鸢的经历,让我回忆,我可能大多想到的都是当时没心没肺的笑声,可作者不同,母亲无意之间的教诲、母亲的牵挂,全涵在了一个纸鸢里,温情满满,让人感动。
    南贝叶:@子皿悠悠 哈哈,不客气~
    子皿悠悠:@我是贝叶 谢谢你的鼓励🌹🌹🌹
  • 米喜:我也会唱这首歌,风筝不会做:smile:
    子皿悠悠:@米喜 我教你😂😂😂
  • 留客天: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我也会唱呢!
    子皿悠悠:@留客天 一首歌曲,一段往事。
  • 米老爹:能放母亲做的风筝,真幸福!你幸福,你的儿子也幸福!
    米老爹:@子皿悠悠 不谢。应该常来欣赏你的美文。
    子皿悠悠:@米老爹 问候老爹!谢谢老爹你来!🌺🌺🌺

本文标题:春‖三春三月忆纸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ge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