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329.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329.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作者: 素素老师的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3-04-18 19:59 被阅读0次

——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无图可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第二段描写那些“无赖”群童,杜甫的茅屋上的三重茅被秋风刮跑,偏偏还有一群儿童如同盗贼,直接当着杜甫的面抢走了吹落在地的茅草,任凭杜甫“唇焦口燥”地呼喊也无济于事。

课堂上带领孩子们一起理解这一段描写,这群孩童到底是怎样的人?杜甫说他们是“盗贼”是真的盗贼吗?小戴同学说,我觉得这群儿童的生活一定也很困难,所以他们会把茅草捡回去,或者当柴烧,或者修补自己家的茅屋。我说这个理解是有道理的。我让学生假设当时杜甫是怎么呼喊的,他们想了一下说:“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快把我的茅草还给我,你们这帮强盗!”我说会不会这样呼喊:“苍天啊,你们这帮丧尽天良的坏蛋,你们抢走我的茅草,让我怎么活啊?我和你们有不共戴天之仇!”学生听完笑了,他们说,当然不会,因为杜甫和这些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矛盾关系,杜甫生活的困苦也并不是这几束茅草可以改变的。

所以,杜甫在叫他们“强盗”的时候,杜甫实际上塑造的却是儿童天真与淘气的形象特点。而在天真和淘气背后,蕴藏着的包括作者在内的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的苦难与艰辛。

加上杜甫心系天下百姓的宽广胸怀,即便自己受冻受饿无家可归,依然想着天下寒士能够有房可住,可以舒展笑颜,这样的人,是宁可自己受苦也想让他人幸福的人,杜甫被称为“诗圣”,大概就是因为他有一颗圣人的心吧!

相关文章

  • 群童抱茅的目的何在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这么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此句的意思是:南村...

  • 微小说:耳根清净

    每天清晨,孩子的歌声打断了他的梦乡。 深读诗书的他深刻理解“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但不想“唇焦口燥呼不得”,于是心...

  • 段子4.

    1. 我的英语老师颇爱诗词且幽默。一次课堂上有几个顽皮的学生大声说笑,她随口说了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学生...

  • 杜甫穿越骂校童

    富有限制了我们对贫穷的想象。 还是将杜甫的诗搬出来预热一下吧!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大情可润冻中身——从性情学角度品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

  • 杜甫真的很穷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分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着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

  • 唐诗|茅屋被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9.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hk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