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啥?

作者: 竞二 | 来源:发表于2016-11-14 21:21 被阅读30次

    人格。

    是啥?

    百度搜索: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

    我把手机递给涂哥看,涂哥扫了一眼,一脸懵逼,问我:它就不能说点人话?!

    太理论了!他脑子拐不过来。

    理论书难读!

    理论书为什么难读?因为专业名词不是常识性的东西,一个词都咱拿不准是啥意思,咋能把一句话串起来理解?

    上次,顺路坐腚疼的车去办事儿,看她车后备箱放一堆东西,乱七八糟,最上面放一根铁棒子,太阳一照,闪闪发光,说是打棒球的棒子。我不信,棒球棒子都是木料的,我虽然没见过真的,到我知道日本动漫里都是木头的。她说真是打棒球的,不蒙你,在日本,职业比赛才用木头棒子,韧性弹性都比较不错,击球的手感也好,金属棒又大又轻,适合要求比较低的比赛。

    原来如此。

    国内玩棒球的,少!很少!这东西日本比较普及。要让你听棒球比赛评论,估计也是一脸懵逼,你懂啥叫不死三振不?你懂啥叫滚飞比率。不懂!这咋听?

    所以,为什么理论书很难成为畅销书,原因也在这里。因为能看懂的人少。看不懂,自然不会去看。

    谁能看懂?专业对口的学者!可毕竟在少数,这就决定了理论书,受众基数有限,一本书再好再有名气也挣不着钱,销量上不去。

    假如读者中打赏你的概率是千分之一,你更愿意读者有10000还是1000000?

    所以基数很重要。

    我本科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一开始奔着心理咨询去的。上了一年的专业课,才知道,上当了!跟心理治疗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一年,我专业课都上啥了?《普通心理学》,讲的是人眼球构造和视觉偏差。

    考试,挂了。

    《生理解剖》也是我专业课之一,眉庄当时当时给我一叠复印的重点来着,我不愿意看,考试时太老实,没抄!挂了!补考,还挂!大四重考,试卷一发,我立马拍题目给眉庄姐姐,刷刷刷,三分钟,搞定!

    我去!

    说好的,说好的一眼看懂对方在想什么呢?说好的催眠别人呢?

    屁!

    我的第一本心理咨询类的书,是我自己从网上买来的。《客体关系入门》萨夫写的,看了小半年,看下来,就两字儿心累。枯燥,太特么烧脑了!一遍看下来,云里雾里,摸不着东南西北。

    忍着这种特别不舒服的感觉,我接着看完《性与家庭客体关系的观点》,和《客体关系家庭治疗》这三本书过后,脑子才稍微通了点儿。

    到了大三,我们这个专业自主选课,一个班分两个方向学,一个班学人力资源管理,一个班学心理咨询与辅导,我才真正开始接触专业的心理咨询。看相关的书也越来越多了。

    你要去当当搜心理学专业的书,很多书,都只能设置到货提醒。就是你下一本书的单,厂家生产一本。不会大规模生产,厂家不会存货。这类书厂家生产的多了,只能砸手里边。

    几个意思?

    复杂的东西不容易传播。

    写文章只能是把复杂的东西写得简单,写得有意思,不能反过来。

    曲高和寡。

    写文章这事儿,千万别装逼!

    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咱写文章,就是个卖的。我这么说,有的读者就不买帐呢?曾沐,你咋这么俗呢?写文章要有内容。我没说不要内容。我说的是怎么呈现你的内容的问题。

    剽悍一只猫还没有成为简书一哥的时候,他咋做的?那时候,他还是一只从小作文不及格的猫。写完一篇文章,就发表?不,他一个字一个字抠,修改,力求写得通俗点儿,接地气。

    所以,写文章这事儿,千万别装逼!能把话说得简单点儿才见功夫。

    心理学是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真让人去读,看完三页,不懵圈的人不多。能不能把复杂的心理学的东西说得简单点?我想做这件事,也正在做这件事。

    说得有点儿偏了,回归正题。

    啥是人格?

    人格就是个数学公式,P=C1+C2+C3.....+Cn

    P:personalty    人格

    屁大点的孩子,他的内心是空白的。啥也不会。

    渴了,饿了,想睡觉了,所有孩子都一个反应,哭!不理我?往死了哭!成人以后大家就不一样了,昨天二宝给人揍了一顿,这给揍的,一张脸跟猪头似的,愣是没还手。谁要敢揍老子,老子保准咬牙当时就给揍回去,往死了揍!王二宝啥东西都得码得整整齐齐的,搞成方块儿的,跟萨其马似的。而有的人,比如说我,你说男人的房间这么干净像话吗?跟个女人似的。

    然后有了一句古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跟人咋这么不一样?

    因为我们内心的模式不一样。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早就写好了的模式,很多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按模式来反应。我们的日常行为全由这些模式来指导。所有模式的总和构成了人格。

    这么说有点残忍,难道人都是机械的?

    没错!人都是被造出来的。被谁咬出来的?被家庭,被社会造出来的。我们被给予了这些内心的模式。

    自制网络剧这两年比较火,尤其犯罪类和心理类,是出一部火一部。爱奇艺最先播了一部《心理罪》,大火!我大学的时候就把原著小说看了好几遍,真带劲儿!小说里方木就不是这么个形象,电视里还是照偶像来演了。电视剧改编了一点儿,但味道还是在的。像是《盗墓笔记》的改编就简直不能忍。整部剧里,我觉得最出彩的是邰伟和那个嗜血狂魔的角色,那眼睛里对血的欲望,烧着一把火,真的是绝了!然后,搜狐揍了《法医秦明》和《他来了,请闭眼》,优酷有了《十宗罪》,腾讯有《暗黑者》,都是独家版权。

    那些心理侧写师怎么侧写变态杀人狂?在心理学家的眼里,犯罪现场就是罪犯做出来的“艺术品 ”,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独特的,它呈现出来的就是犯罪者这个人。这个人的罪犯的心理模式和心理需求,这个人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你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又体现在你的习惯癖好上,衣着外貌上,甚至是眼神里。

    心理学家做的工作是重演犯罪活动,分析罪犯的心理模式,解码犯罪者具备的特征,不断缩小嫌疑范围,直至能够确定符合犯罪者心理模式的人。

    不只是罪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模式,我们身上都有我们自己的标志。

    这些心理模式从哪里来的?

    来自于家庭生活,来自于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自于父母在互动中投放的东西。

    我们和特定的人长期相处,比如说父母,比如说兄弟姊妹,相同的互动场景会不断发生,这种互动的模式就会因为累加效应固定下来,成为人格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和他人相处的模式。

    我们在应对我们的生活时,倾向于寻找我们内心的模式,寻找我们心理存录的模式。

    不是所有来自于家庭的互动模式都能留下来的,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伴随我们一生的。

    有些互动模式不是很牢固,只是暂时性的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比如说上大学啦,换工作啦。在某一方面,新的亲密对象用另外一种方式跟你互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太牢固的旧的模式就会慢慢消退直至被新的模式完全取代。因为旧的模式没有得到加强,新的互动情境不断发生。如果某一互动能够持久下去,最后一定会形成我们内心的模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以前,我的房间,所有东西必须堆成一堆,这样才比较舒服和自由。自从我有了一个强迫性收拾症的室友,现在我的桌面上绝没有多余的东西。

    因此,亲密关系很重要,你有一个什么样的亲密关系,决定了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受什么样的影响。跟勤奋的人在一起,你能体会勤奋的踏实和安心。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能学会优秀的人怎么样做人做事。

    耳濡目染是形成模式得方式之一。

    和谁呆在一起,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格里面难以撼动、不会被泯灭消退的部分,那是我们一生的命运。

    我们是我们父母的分形,我们是我们父母的影子,我们是从我们父母这个树干上长出来的枝条。我们有相同的成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们身上都是有品种属性的。企业有企业的文化,每个家庭都有每个有家庭的标识。冷漠的家庭,只能滋养出冷漠。好名虚伪的父母,必定也只能培养出虚伪。因为我们的感受来自于和父母的互动,父母给予冷漠,我们只能感受到冷漠。我们的行为以大人为学习的模版,我们被冷漠对待,我们心里也只存下了冷漠的模式。

    我们继承父母的,不光是他们的基因,还有他们未完成的梦想和对人生的不满足。父母想要我们达到的高度,一定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渴望。越是对自己的人生心有不甘的父母,对孩子压倒性的要求越苛刻。自己人生只能这样了,但我可以创造我儿子的人生,他必须是完美的。所以,孩子存下来这种心理模式:我必须是所有人当中最好的。在互动中投放竞争意识的父母,孩子会以竞争为生命最大的意义。

    为什么有些女孩子会看起来像假小子?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得地位比较低下,会有比较大的概率出现假小子式的女孩。

    因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有想要获得成功证明自身价值的需要,这一点,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我们的社会观念鼓励男人拼搏竞争,因为社会对一个优秀男人的标准是事业成功。而女人,是不被允许表达野心和竞争性的。社会定义,一个好女人,应该是顺从的,收拾好家里的,照顾好孩子和老人的。而这些劳动通常被视为没有价值。一个有竞争性的女人,一边顺从社会观念,做传统顾家的女人,一边心有不甘,她内心深处也渴望的荣誉与掌声,那她一定也渴望有一个男性的身份。如果她再和和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结成伴侣,不断遭受贬低,打压和否认是一定的,如果他们有女儿,女儿成为假小子是一定的。女儿的样子是母亲真实愿望的表达。她渴望自己是一个能获取自我价值的男人。因为社会对家庭主妇的评价以及来自大男子主义的丈夫的贬低使她毫无立足之地。

    母亲发泄不满的方式之一,是有可能祥林嫂式的向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拉拢孩子跟她自己统一战线,发起对丈夫的反击战。所以,像男孩子的女孩子一般和父亲的关系不太好,这不能不说有母亲的“功劳”在里面。

    这样三个人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圈,彼此相顾伤害。父亲伤害母亲,母亲使我憎恨父亲。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霸道自私的丈夫,一个满身怨气的母亲,一个充满戾气的孩子。每个人都深受伤害,每个人都痛苦地挣扎。

    这样家庭氛围形成了孩子内心的三个认知,一是作为一个女人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二是男人都是如此的不可理喻,三是我必须毫不惜力地和别人竞争,才能摆脱这种命运。

    在一个不认可自己女人身份的母亲的教育下,女儿对自己女性的身份不认可,就会向假小子的方向发展。

    因为父母这种强烈的心理需要,比如说以上两个例子,而过度投放在家庭中,作用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心理模式是根深蒂固的、不可动摇。父母的需要和表达出来的情感有多强烈,模式形成的就有多牢不可破。有些人的人生,注定是有它的悲剧走向的。

    记住!别让父母的梦想占据你的人生,别让父母的悲剧延续到你身上,又从你身上延续下去,在你这里终止就好。

    心理模式存录到人格当中,存录下来的不只是自己本身的角色和感受,还有作为互动的对象父母的角色和感受。一个内心空洞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内心也必然体验同样的空洞。生活中的我们,无数次被我们内心储存的父母附身,应对我们生活中的种种。

    人性是至少是具有两面性的,不排除多面性的可能。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分裂的,完全相反的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出演不同的角色。

    极度坚强的,心里伴随一碰就碎的脆弱。看似不争的,心里其实沸腾着欲望。

    因为我们被存录下来的是整个互动的模式,包含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己本身,一个是互动的对方,一般是父母。你存录下自己的懦弱,也存录下了父母的强势。你时而扮演懦弱的自己,时而扮演强势的父母,依情境而变。

    有时候,人能变得连自己都诧异。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成了我们最讨厌的那个人的样子。我是懦弱的,对于强势我有本能的厌恶,可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内心竟然张扬着想要胁迫控制别人的愿望。

    遇到强势的人,你是懦弱的,你扮演自己角色。遇到比你更弱势的人,你是强势的,你扮演强势父母的角色。

    人都能扮演两个角色,完全相反的角色。每个人都是分裂的,两面的。别把一个人,想得太好,也别把一个人想得太坏。一个人太好,他身上一定有太坏的一部分综合。从父母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未来,从孩子的身上可以映照出父母的样子。

    因此,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因为我们是被塑造出来的,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我们自身机械性的这一部分。只要了解了塑造我们的这些材料,比如说父母家庭、重大的人生经历,社会环境,我们是能看透一个人,理解一个人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当我们理解了,我们就会对人有更多的宽容,因为了解了每个生命都不易。

    相反,从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我们也能推断出出一个人有怎的家庭环境,有怎样的父母,怎样性格,怎样的职业,怎样的人际关系。这就是犯罪心理学和心理侧写师的任务,从已经发生的犯罪活动中,分析出犯罪者的个人的有效信息,从而锁定罪犯。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犯罪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恶的一面,我们还没有犯罪,仅仅是因为我们恶的这一面还没有被激发。

    如果有一天,遭遇了人生的事故,被激发了呢?

    不知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格,是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hk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