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妹妹过来广州办点事,在我这住了两晚,这也是她第一次来我的出租屋;来的前一晚她很兴奋的告诉我要过来包养我让我开开荤;在她眼里,或者说在父母眼里都觉得我一个女孩子在异地城市打拼,要交房租要交水电应酬吃饭,日子应该会过得很苦才对,然而来到我房间的时候,妹妹呆了好一阵,说:姐姐,我好羡慕你。
妹妹是住在公司安排的员工宿舍,刚开始我以为她是羡慕我有自己的房间;自实习以来,我都居住在出租屋,搬了三个地方才找到真正心仪的房子。这个心仪的房子不是一开始就很完美的。刚搬进来时,只有一张铁架床和一些老式陈旧的书桌,掉漆的白墙和七八十年代的瓷砖,还好有一个大衣柜,这个大衣柜大到可以装满我四季的衣服和包包。虽然签的租期不长,但这间房是我除了公司以外呆的最久的地方,房子可以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我一点一点地拾掇着小房子的“一砖一瓦”也一边拾掇着自己,我用在二手市场淘的碎花贴纸包装书桌,换了张大木床,买了漂亮的墙纸,舒适的地垫,我一点一滴的灌溉着我的小生活,而这个小房子真的在我一点一点的装饰下渐渐展现出它该有的朝气。公众号视觉志有一篇文章《看完你的朋友圈,觉得你好装逼》,大概内容是无论物质环境怎么变化,对生活,要认真,不能将就。这是对自己的负责和尊重。
妹妹是个很循规蹈矩的女生,在过去的18年一直按着爸妈眼里的三好学生标准要求自己,安安分分地读着家里投票决定的专业,毕业后也遵从长辈安排的工作,战战兢兢,勤勤恳恳地努力生活着;我不知道她是羡慕我的勇气可以脱离牢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羡慕我自由得像只小鸟毫无顾忌,飞去哪都可以栖息。
“我好羡慕你”“我也想成为像你这样的人”这类的话听着很耳熟,我曾经也羡慕过很多人,那些天生丽质不需要靠很多保养品供着的人,那些生来就含着金汤匙不用为钱担忧的人,那些不害怕失败不害怕变化的人,我羡慕过的太多,太多,包括妹妹。
得到和失去不总是成反比,但接近于正比。
我羡慕着妹妹可以每周回家吃妈妈做得热腾腾的饭菜,爱心牌靓汤,省去交房租的负担可以有更多金钱装扮自己,周边也有随叫随到的朋友可以聊心事,你羡慕着我此刻所拥有的,我也亦然。但世界是公平的吧,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这场失去和得到之间,总得平衡点来让我们有个信仰可以支撑下去。
那就告诉自己:我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呀。
对,你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呀。不知道是哪一年很流行这样一句话:当你羡慕没有新鞋子穿的时候,想想那些没有脚的人。抱着别人的都是最好的,我们一直忽视自己所拥有的,包括爱、健康、梦想、自由,好多好多。你甚至不知道你羡慕着的也正在羡慕着你。
有些东西,是别人永远你无法从你身上拿走的。
达达令:
没有人会在意你的生活过得是怎样一番模样,可那却是你最重要的状态与气质的凝聚状态。到最后你自己得到开心,那才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了。
有人说:不要对生活要求太多,生活才会时时充满惊喜。这或许是一种悲观主义,因为更多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在生活中动点心思、努力改造,才有机会瞥到普通事物不一样的一面,从而丰满原本循规蹈矩的所有。
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清楚自己手里的预算。顺着这个逻辑,那么该有的一切,厨具,书架,工作台,辽阔的风景,乱中有序的布局......所有的点滴都写着我的所爱,写着我走过的故事。
这个人生剧本在我的书写规划中,我清晰的知道它的走向。即使它偶尔有些偏路,但是绝对不是天差地别的那种Before跟After的夸张对比。
这种循序渐进的节奏,才是我们应该接受的,生活慢慢变好的本身。
如果老天爷赏脸,送我一个超级豪华别墅,我的确会心动,就如我经常幻想着哪天中个彩票500万,但是我不一定敢接受。不是我不配,而是在于,我还不能走那么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