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上大学我们都在忙什么?

上大学我们都在忙什么?

作者: 吃土兽 | 来源:发表于2016-07-08 19:45 被阅读0次

    暑假第九天。我依然每天在电脑前敲敲写写,大概都凌晨两点过才睡。然而,经常有人对我说:上了大学不是很轻松吗?怎么还要写作业啊。这是最近最令我想翻白眼的一句话。

    我真的不想再回答这个问题。问这种问题的人显得很笨蛋,本人不想与笨蛋说话。

    上大学到底都在做些什么,真的不知道吗?



    首先。为什么要上大学?

    用皮裤汪叔在好声音上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说起: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问我们这个问题,那个时候大家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什么科学家,宇航员,老师,发明家…(小时候大家都是满满的雄心壮志啊哈哈)年龄越增长回答的答案也各异。

    在高中阶段,这个问题是被问的最多的。

    很多家长和老师会以这样的方式去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去实现梦想。

    确实当时很多学生都把“能上大学”“上一个好大学”当做自己的梦想,上大学并不是一个梦想,而是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

    “上大学”这个愿望其实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真正的梦想关乎着整个未来的计划,也就是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有认真严肃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更多的情况是走一步算一步,临到关头再做决定,当然这也算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是好坏自知。

    不过你要是告诉我:“现在想那么多干嘛?以后的事谁知道呀,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怕的就是这种既不敢想更别提敢做的人,那你还是闭嘴好了。

    大学相比之前所有的教学环境而言,真的自由。没有人再会去强制的管你,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无脑的自由方式也很容易丢失自我和初心,反而更像是变成了一个混日子的地方。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因为这个问题头疼了很久。因为我发现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是模糊的,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有一种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缥缈感。

    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之后,从高一开始学习相关知识。整个高中阶段我要上哪所大学哪所专业该专业的课程都有什么我都十分清楚。

    高考之后,再看那面愿望墙,我是班上唯一一个去了自己写下的愿望学校和专业的学生(不过我没想到也是我们省第一个进学校这个专业的学生…)。

    进了大学后我也规划自己的实现途径,想要去哪个电视台实习,想去哪所影视公司,以后要考哪些证书,不断开拓技能点。

    我的文化课成绩并不好,我读的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名校,很多同学也上了很好的学校,我只是强调自我坚持的愿望实现所带来的巨大收获。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审视自己,重新认识成长之后的自己,然后不断确定和修改自己的梦想路径。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道理其实人人都懂,现实往往不容易被我们控制,但若是在青春时代用这种借口来搪塞自己的堕落和不上进,那就活该梦想离你远之。

    毕竟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比梦想本身更值得尊重。



    第二。正确认识自己很难但还是希望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

    我一直以来注意到一个现象,身边的人总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怨天尤人。了解自己甚至不如仔细观察你的旁观者了解的多。习惯于给自己借口和自我安慰。

    客观的认识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难以做到的事。

    因为这是一个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的问题。关于“我”的高难度问题。那么多哲学家有精神疾病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二十来岁的青年而言,看透自己的优缺点,特别是承认自己的缺点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因为你会陷入对自我的怀疑,想得太投入搞不好就自我厌恶,但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自我成熟阶段。

    用一个非我的角度去了解自己。我本人知道自己一切行为的动机和原因,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十分了解,可以用第三者的视角分析自己。

    虽然有人说我有点可怕,因为我的技能点越来越高,在没有攻击力的外表之下将人引入我的窥探世界,经常用套路解决别人的套路,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却早就开始控制别人。

    …其实并没有那么恐怖,只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和人类充满了好奇心,所谓的控制就是正常的心理游戏罢了。

    总而言之,在他人面前害怕展现出自己的弱点是每个人的本能,但若一直自欺欺人不自知,看起来就有点像个笑话了。



    第三。学习独立思考。学习,独立,思考。

    法国作家勒庞有一本很著名的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部影响百年的经典大众心理书籍。

    它探讨了群体的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诸多层面,指出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在集体意志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的一员。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素质文化教育目前比较模板,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是一个套路。

    所有的试题都有一个正确答案。在文科中这个模版化更加明显。给一个模式化的答案,所有的孩子都被要求一个答案,或者接近“正确答案”。

    如果有一个孩子提出了和所给“正确答案”不同的意见和理解,那么老师会告诉你,这就是考试真题,都是一个套路,都是为高考服务的,你不这么回答,你就没有得分。

    这样有好处,但只是一个好处。那就是应付高考而已。

    每个人在某一个成长阶段都必然会经历某种教育阶段。家长可能不太了解当今教育模式和制度,老师们也无力亦或是无心去改变,更多的是跟着这种长久以来固定的教育模式去奉献自己的职业精神。

    但是你自己一定要知道,这都是套路,不是真理。因为到了大学,就应该抛弃这种模板化思维。

    意识到自己是被模式化的,以及开始让自己独立思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独立思考?可不是像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和老师告诉的那样,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完成作业。

    是“当你拥有一个观点的时候,是通过自己掌握的只是和信息独立做出判断,而不是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这样认为而人云亦云。”我们的观点和判断,不应该被权威而左右,不应该被官方所左右。

    我们的家长可能在这一方面并不能帮助我们什么,他们更多的愿望是你有一个好身体好工作轻松生活,对于你是不是乌合之众,他们可能并不在意。

    有时候我发现朋友圈里会转发一些不真实,夸大,很久之前,张冠李戴的新闻。

    比如这类很多社会新闻的产生和扩大有它本身的目的,若我们接受并赞同所有看起来官方的消息,而不去认证真假,仅仅对你造成了恐慌感或者愤怒感,你不去思考就接受它,是一件十分常见却可怕的事,和恐怖组织没什么两样。

    要做到独立思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读书。

    这个书,可不是学校发的教材书,小学初中高中除了理科类的,文科类的书都可以丢掉了,也只适合于用来考试。

    我们这一辈子经历太有限,只有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来弥补,来拓宽视野,来感受自己从未体验的经历。

    除了小说,社科类的书也要多看,小说更多是情感体验,社科类用来建立比较专业的知识结构。

    看过五本书的人和五十本书的人其实没什么差别,但五本书和五百本书的人你觉得他两能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看到的世界能是一个样?

    需要注意的是,独立思考并不代表着随心所欲,排斥外界陶醉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两者之前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知己知彼做出理性判断,一个不知己知彼就是涂个自己开心。



    第四。算是回答我为什么大学看起来那么忙的原因

    我有一个手账本,习惯每天写to do list。

    确定今天该做的事情都有哪些,随便记录当天事件和心情。也有一个人生计划表,写下在这个人生中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虽然起初做这些只是为了和自己的某种精神疾病抗争,让自己从中脱离出来,转移注意力,给自己每天的生活更多动力。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提高了生活效率和条理性。

    想做好一件事情,真的都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心思和精力。

    这个时候必须知道:有效训练,精深训练,以及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我觉得大家自己去百度百科了解一下的行动力还是有的。

    看励志和鸡汤是可以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行动。一百个人看了只有十个人会去行动,而只有一个人会去坚持。宅坐在家里看两年的大堆杂七杂八成功学和励志学,与精读一两本之后开始行动两年,会有什么区别想必大家可以自己判断的出来。

    拿自己的专业来说,有经验的编剧老师告诉我们,睡五个小时以上的就是猪,基本可以不用在这行混了。对任何领域而言,这句话都应该是成立的。

    听我说一句真话: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不足以需要用天赋去和别人拼。

    在做到尽心努力之前,根本用不着把智商拿出来到处做对比。


    所以,大学还是很忙并且值得忙的好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大学我们都在忙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iw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