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舍之死”有感

“老舍之死”有感

作者: 丢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 来源:发表于2022-07-03 19:49 被阅读0次

      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老舍是有名的作家,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当然也知道他最终选择投湖自尽,结束了一生。一直也是感慨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种种迫害让他已经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最终选择了这一条路。至于细节是什么没有去了解,也拒绝去了解那个年代的事情,会让人愤怒。

      偶然的情况下,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提及此事,将前因后果也描述了一番,而他受迫害的起点是因为妻子的举报。刚看标题第一反应是那个年代人的脑子是混乱的,才会出现妻子举报丈夫的情况,可再往下看事情似乎不是这样。

        不论事情的主人翁是谁,也不论网络上的这些是真或是假,单就文中所讲诉免不了让人去思考。传统文化倡导家庭观念,责任观念,夫妻恩爱,家庭和谐,这些都是理想状态,若能如此那身在其中的人真是这世界上最最幸运的。找到两个如此契合,且久处不厌,相互扶持走完一生的人,这样的几率真是少而又少,更多的是一地鸡毛。

        未来路上感情、婚姻、家庭面临太多的变数,原来的爱情消失了,在不同阶段不同人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爱情,燃起了激情,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一边想维持自己的人设,舍不下为己生儿育女之人,舍不下多年的情分,一边想去追寻爱情,不能没有爱情。都舍不得,又不做选择,两头之间摇摆,两头皆伤。爱最终变成了恨。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人们看到了投湖之人的绝望,又有几人看到背后那个人的绝望呢?那个年代,若是个农村妇女,没有经济来源,没有谋生手段,无法生存那只能忍气吞声,可那是个知识女性,她应该是可以收拾行装带上孩子,各走各的,可她却没有。从当初的爱情,到生儿育女,到多年的共同生活,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还有身边的孩子,真不是可以轻松放下一走了之的,成年人总是有很多的无奈。而作为主导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都想要伤的是两个人,倒不如做个选择,伤了一个,也是挽救了所有。

相关文章

  • “老舍之死”有感

    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老舍是有名的作家,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当然也知道他最终选择投湖...

  • 老舍先生投湖之死

    老舍先生在1966年8月24日,投湖自尽于北京西城太平湖,在投湖自尽前,老舍先生向自己的亲人分别道别,他当时特别舍...

  • 读老舍有感

    老舍的小说哪怕是那些不起眼的短章小品,读后都让我们心生无限的感喟,它告诉我们,生活和人永远比我们所认识到的要复杂。...

  • 读老舍有感

    如果可以做一个统计的话,在今天如此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我想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真的安下心读得进慢悠悠的散文;如果在各...

  • 观《老舍赶集》有感

    二刷《老舍赶集》,舞台上民国各色人物纷纷鲜活,粉墨登场,戏剧张力十足,给观众以无穷思索的余味……这就是经典传...

  • 读老舍作品有感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经历了晚清、民国等多个时期,作品中大多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

  • 读老舍《母鸡》有感

    一直喜欢读老舍的散文,有趣而又富含深意。今天在《365读书》中听到这篇《母鸡》,深觉老舍的观察力之细腻,竟然把那“...

  • 读《老舍自传》有感

    花了一个礼拜时间看完《老舍自传》。写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出生。1岁半的时候,失去了父亲...

  • 读老舍文章有感

    琴,你应当首先承认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不要以琐细的行动去断定一个人的心地的善恶。你要学习怎样原谅人。同时,你...

  • 原创诗歌:《坏人之死》

    (观电视剧《包公生死劫》有感) 坏人之死 作恶多端 死了是他应有的下场 · 坏人之死 因果报应 天道人伦都对他不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之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kr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