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舍作品有感

作者: ajjhkyj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00:45 被阅读0次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经历了晚清、民国等多个时期,作品中大多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无论是《热包子》里对于当时爱情观的描述,还是《大悲寺外》对当时废除月考运动间接造成自己恩师死亡的表达,抑或是《黑白李》中对白李组织底层车夫等人反对电车的叙述,都是写出了社会动荡下民众的变化与其背后的文化的变化。老舍的作品里有爱情——如《同盟》,有师生情——如《大悲寺外》,有友谊——如《歪毛儿》,有兄弟情——如《黑白李》,基本涵盖了时代突变下对于人的各种情感的冲击。在《老字号》、《断魂枪》、《新时代的旧悲剧》、《五四之夜》等作品更是反映了时代变化中中国传统社会的商业、技艺、思想的变化与身处此种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内心挣扎。而这在老舍更为传世的作品《骆驼祥子》体现更为明显。老舍也强调《骆驼祥子》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把那个社会人的挣扎压抑揭示得十分透彻。《老字号》里的辛德治,“不是不晓得,年头是变了”,但还是坚守着传统的商业规矩,最终老字号三和祥还是被卖给投机取巧的天成了。《断魂枪》里的沙子龙,处于“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和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不得已才把“镖局改成客栈”。而作者的个人际遇更是与时代紧密结合。老舍的父亲死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北京,这点在《我这一辈子》和《我的母亲》有着体现。后来读过书便做了小学校长,这在老舍的《微神》里有表现。再往后,太平天国建立,他对天国理想颇为痴迷,加入基督教,《黑白李》中也有描写黑李经常做祷告之类的事。老舍曾经出国游学,所以也写过类似海外风情的文章——《英国人》,里面对英国人不好交朋友、做事情不着急等也有十分幽默的介绍讲解,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文明的思考。老舍也是受过鲁迅影响的“青年”。老舍写过对鲁迅的悼念文章——《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写到鲁迅“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也写自己“当然不愿承认,可是决不肯昧着良心否认阿Q的作者的伟大,与其作品的影响的普遍”,可看出老舍确实受到鲁迅影响。但鲁迅的文章“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是辛辣的讽刺。而老舍的文章比较温润,软中透着微弱的讽刺。《歪毛》写十几年不见儿时玩伴,再见时已是天壤之别——与鲁迅笔下的闰土相仿却各有特色;《柳家大院》写小媳妇被欺凌,旧社会之恶——与祥林嫂也有类似处。老舍的作品似乎都是从被忽视的底层人民的卑微人生透视现实的恐怖,以祈求光明。这应该也与其平民的出身有关系。作品是作者内心的映射。老舍不幸的遭遇,与社会大震荡的环境,在他的作品中交织,使他的文章显得温厚朴实。

    老舍的语言是很平和温厚,幽默讽刺的。老舍小说与散文的文章读起来十分通畅,应该是新文化运动之功。可以一口气读下去,十分畅快,也较为易懂。比起鲁迅的晦涩难懂、春秋笔法的文章,老舍的文章可以说是用小学初中的文字表达了人间世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老舍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组织起来,竟形成了令人难以释卷的经典,堪称“接地气”。读老舍的文章,像是坐在巷口,听一个饱经沧桑的书生叼着大烟袋跟你唠家常。没有绚丽的词汇,没有故意的堆砌,就是聊天。但就是简单的聊天,也能勾着人使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听下去,不感觉乏味。而在对人的外貌与动作的描写上,这个特点尤甚。《大悲寺外》描写他的恩师:“他不过是团蠕蠕而动的灰色什么东西。”很简单地就写出了他胖胖的老师穿着灰布大衫走进的样子。在《马裤先生》里,写其“脸往下沉,沉到最长的限度,手指一挖鼻孔,脸好似刷的一下又纵回去了。”都饶有趣味而生动不已。但老舍的文字里也有清新的一面,像是青春少年的日记一般。《微神》主要描写老舍与初恋的种种羁绊。文章中对于人物的描写例如“像燕儿似的从帘下飞出来”“脚下一双小绿拖鞋像两片嫩绿的叶儿”也是清新许多,满篇也都不像是巷口的大爷在讲故事,仿佛是刚失恋的少年孤独地叙述着死去的爱情。这一篇读起来也别有趣味,可以感受到老舍对于世事变化的无奈,他用一种青春的眼光看待此种无奈。这和别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味道绝不相同,值得一读。老舍作品的语言虽平和温厚,但老舍也广泛涉猎中国古典文学,所以其诗歌也颇有韵味,含唐风古韵。至于幽默讽刺,更是明显。描写人物,突出夸张,“天一差点把鼻子弄成三个鼻孔”;“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在这些夸张幽默中透着讽刺,带由于太过夸张,幽默而不幽,讽刺也不是那么辛辣了。而鲁迅式的幽默才是真正辛辣的讽刺,令人胆寒。不过老舍的这种幽默的讽刺也是其语言平和的表现。

    但在阅读过程中还遇到过一个问题:知世而读书与读书而知世。苏轼曾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自以为是与知世而读书有关的。人常说,读书可以明智,可以“秀才不出门,便闻天下事”。但我觉得知世反过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读透文章。正因如此,旧书才“不厌百回读”,年岁每增,知世愈深,不曾读懂的——诸如鲁迅——便迎刃而解。读老舍的作品也有这么一种感觉,不同时候读出来的感觉颇为不同。幼时读,无非辨别书中孰好孰坏;年岁增,便思为何;经历增多,便觉得感同身受,越觉老舍文章的伟大,也愈觉其文章之高妙。《歪毛》写十几年不见儿时玩伴,再见时已是天壤之别;《大悲寺外》写同学是长久不见,再见感慨万分。经历了一次次同学聚会后,对这一点旧的内容也开始有了新的见解和深层的想法。就像是听歌一样,小时只管歌曲的调子是否入耳,而经典的老歌随着人的长大有了更多的解读,使人泪下,颇有“初识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的感触。自传性质的《我这一辈子》、《月牙儿》、《我的母亲》等文章中,对于老舍一些遭遇也有感同身受,读得更加顺畅。当然知世而读书与读书而知世两者是不冲突的,读书而知世在此不必赘言,岁月积淀下的老舍,每一笔都是做事的学问。当然在此处也可以体现老舍与鲁迅文笔的不同。老舍的文章渐渐能看懂,鲁迅的书是渐渐能看下去。难易程度绝不相同。相信再过几年,经历更多的变迁后,读出来的感觉和意思会更加多,更能读懂作者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更能体会到作者的一片苦心。老舍的文章是早就看了的,已经是“旧文”了,但是旧文中仍有新意,这新意得靠岁月的打磨来发现。读得更懂了,也算是“温故而知新”了。这时候也才明白《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一些名句的真意。而通过老舍文章读懂《论语》里的一些文意,也算是“读书而知世”了。不过并不是说单单老舍的文章有这个“知世而读书”,只是因为老舍的文章易懂,小时能读懂一些,与现在读懂的对比强烈。而其他有些过难,还在理解表层意思上,阅读的时间跨度上的不同体现不明显。

    不论是知世而读书还是读书而知世,绝知此事要躬行。

    欢迎指正与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老舍作品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bfxftx.html